“国粹派”史学

“国粹派”史学

ID:38045634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国粹派”史学_第1页
“国粹派”史学_第2页
“国粹派”史学_第3页
“国粹派”史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粹派”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粹派”史学国粹派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队伍中的一个派别。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2月国学保存会的成立是其出现的最重要标志,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国粹派思想繁杂,品流不一,就其主流而言,其所谓国粹(即中国固有文化之精华),主要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语言文学、典章制度和人物事迹的“可为法式者”三项。其主张,一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热肠”,即借助国粹宣传排满革命、救亡图存;二是提出“国学、君学对立论”,颂扬“国学”,批判“君学”,反对帝制;三是从“国学”中寻找变革政体、实行民主共和的根据;四是提出其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强调在效法西方、改革中国

2、政治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复兴中国固有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发掘为中国近代化所需要的东西。国粹派思潮在辛亥革命前几年,影响颇大。20世纪80年代后,史学界对国粹派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问题有:一、清末国粹派出现的原因分析国粹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异军突起,能够激成一股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绝非偶然,有着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思想根源。郑师渠认为国粹派是庚子以后,国人重新审视中西文化的产物,也是革命思潮涌动的结果。具体归结为(一)对民族危机的独立思考,指出“国粹派看到了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的一致性

3、,相信文化危机是更本质、更深刻的民族危机。”(二)欲藉中国文化的智慧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三)适应排满革命的需要。(四)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五)晚清今古文之争之激励。(六)日本国粹思潮影响。其中在今古文之争之激励一点上,认为古文经学是国粹学派的中间派别,而清代今文经学初兴于乾嘉之际,至康有为集其大成。成为维新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一时如日中天。但变法失败后,今文经学又成了立宪派藉以反对革命的理论依据。因此,反驳康有为等人鼓吹的今文经学,成了革命派要消除立宪派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国粹派高举起古文经学大旗,撰写考辩今古文之

4、争的大量论著,对于打破康有为等人反对革命的理论依据,促进共和思想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王继平则认为,国粹主义思潮是当时反满反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在文化上的深刻反映。从社会原因说,20世纪初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考虑,则是对20世纪初年西方文化弊端的反思。二、国粹派的主要思想及其学术成就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等。他们对国粹主义的宣传,不仅停留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宣传,对古籍的校勘整理与出版上,还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政治内容。国粹派的思想主张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文化主张和政治主张两大方面。大多数学

5、者认为,国粹派是以“保存国粹,弘扬国学、陶铸国魂”为宗旨,在经学、史学、地学、文字学等方面都去得了重大成就。国粹派并非盲目排外的守旧者,他们对传统文化能够采取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尤其是对儒家学说提出挑战。同时其又主张以中国固有文化为主题,积极吸纳西方新知,以达到中西文化贯通的理想境界。首先,国粹学派以“复兴古学”为号召,对几千年来将儒教、孔子定于一尊的正统观念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批判孔子在政治上,不敢去联合平民,推翻贵族政体,而是热心利禄,热衷于成为“帝师王佐”,批判儒教的六艺遗文成为君主掩盖君主本来面目的洞穴。其次,国粹派在“复兴古学

6、”的旗帜下,还以“发扬人性”为号召,宣传了“人权民主”思想。撰文记述明代思想家李贽讲学的情形,称赞他主张的人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反对中国传统上先验的“人性论”。国粹派富有创造性地把先秦诸子思想中富有民主色彩的部分,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家所宣传的自由、平等、博爱学说结合起来,作为批判中国封建专制的武器,组成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宣传队伍中的一支偏师。郑师渠对国粹派的史学思想有独特见解。他认为国粹派对新史学的探索主要包括:(一)强调以西方进化论的历史观为指导,新史学必须重视西学;(二)强调新史学必须打破仅为封建帝王修家谱的旧史学格局,以修民史为己任

7、。(三)史学要随社会的进化而进化,其体例亦必随之而变动。(四)主张修新的地方志。(五)提出建立近代中国史学体系的设想,主张打破传统史学概念个体偏祜僵硬体系,使史学研究从内容到形式都趋向多样化。一、国粹派的历史地位晚清国粹派与国粹思潮,在中国近代政治史和思想文化史上应占有一个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一,借中国的历史文化为时代和革命酿造了爱国主义激情。晚清国粹派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一个组成部分;国粹思潮也是革命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国粹派的革命活动,和他们对革命的宣传活动,对当时的反清革命运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二,国粹派世俗化和历史化孔子与“六经

8、”,对于解放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开创了近代“国故研究之新运动”的先河。国粹派将近代观念引入传统的学术领域。他们勇于打破传统观念,注意研究诸子,使诸子摆脱了屈从于经学的地位,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