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

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

ID:15360718

大小:4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2

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_第1页
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_第2页
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_第3页
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_第4页
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逃课行为模型建构  摘要:显性逃课是指学生未经请假而未在既定的时间地点出席课堂的一种旷课行为;而隐性逃课则是指学生虽然按时来上课,但“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它知识。现有研究已表明,大学生逃课成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而对大学生逃课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有利于寻找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研究通过对已有大学生逃课行为研究成果的梳理,特别是大学生逃课种种原因的归纳,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境因素,建构了我国大学生逃课行为的理论模型,用以预测和解释大学生逃课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理论模型  一、问题提出  逃课现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大学,都

2、十分普遍。美国的大学各个学科的平均逃课率是20%-30%,并且呈现增长的趋势(Marburger,2006)。国内何健和金国峰(2010)得出有过逃课经历的大学生达81.05%。逃课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据《今日美国》2003年的统计,一般学费水平的四年制大学,一堂50分钟的课,要花费私人205美元及公共教育经费45.34美元。另外,有研究指出,逃课与危害健康和社会的行为积极相关(Eaton,Brener,&Kann,2008)。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二、逃课行为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关于逃课行为的概念,学校及学术界多采用前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对逃课行为的定义,即学生未

3、经请假而未在既定的时间地点出席课堂的一种旷课行为。周琦(2001)提出了隐性逃课的概念,即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它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周琦关于隐性逃课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隐性逃课的提出扩充了逃课的概念,传统的逃课就被定义为显性逃课,也称为狭义的逃课,而广义的逃课则是隐性逃课与显性逃课的总和。隐性逃课被视为学生应付课堂点名的无奈之举,它在形式上不同于显性逃课,但是二者没有本质区别。本研究将以广义逃课行为为研究对象,在下文中简称为逃课或逃课行为。  关于逃课行为的研究随着大学逃课现象的日益严重而风行起来。学生为什么逃课,逃课的

4、原因有哪些是首先需要关注的。国外的研究都是针对显性逃课,其中Wyatt(1992)认为逃课主要是因为学生不喜欢该门课程;Longhurst(1999)提出逃课与否取决于学生忠于教育的水平;Moore,Armstrong和Pearson(2008)认为逃课是因为学生缺乏动力;Gump(2004)得出大学生逃课的理由中排第一位的是健康问题(Health:如太累了或者身体不舒服);其次是有要紧的事(Preoccupation:如完成某门课的作业,准备某项考试);再次是天气原因(weather:如天气太湿、冷、差而不愿出门);还有个人选择、上课的时间地点不方便及课前准备状况。Hassel和Lourey

5、(2004)用“消费者心理”解释大学生逃课行为,认为“消费者心理”充斥着大学生群体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逃课。美国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影响学生逃课与否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教师因素、对课程内容的喜爱度、考勤是否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其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明显地起决定性作用(Burke,2010)。在国内,关于逃课的原因,陈刚(2005)细分为教育体制的缺陷、教师的教学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证与就业、课程与专业喜好、其他原因六个方面;李介和王雄雄(2006)归纳为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评价三个因子;叶芳云、贺斌、王芳和黄维钢(2006)着眼于大学生逃课的心理活动,认为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习惯心理、自负心理

6、、从众心理、迷茫心理等会造成逃课行为;台湾学者林志圣和王贞婷(2006)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了大学生逃课理由的排名,前十位分别是:睡过头、?师教得太差、准备其它科的考试或作业、逃课去念书(如,准备公职考试)、身体?舒服、上课时间太早、老师不点名、对课程没兴趣、签到表可请人代签、想睡觉。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于逃课原因的研究视角不同,但是大体上可以归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动机,对专业、课程和老师的喜好程度,从众、投机等心理;客观原因则在于管理评价机制不当,教学内容与方式落后,周围同学影响,勤工助学,升学与就业压力,社会环境影响,意外事件等等。  大学生逃课

7、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国外很多研究者做了关于上课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尽管有些研究得出二者没有必然联系(Devadoss&Foltz,1996),甚至还有些得出二者负相关的结论(Friedman,Rodriguez,&McComb,2001),然而更多的研究证实二者有着强有力的正相关关系(Gump,2005;Jones,1984;Marburger,2006)。其中Jones(1984)在控制了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