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α-2a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干扰素α-2a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ID:15221952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干扰素α-2a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_第1页
干扰素α-2a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_第2页
干扰素α-2a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_第3页
干扰素α-2a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_第4页
干扰素α-2a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扰素α-2a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干扰素α-2a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关键词】干扰素α-2a 西咪替丁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2004年9月~2005年11月小儿腹泻流行期间,用干扰素和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30例并与病毒唑比较,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腹泻流行期间,凡急性腹泻患儿,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臭味,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呕吐、轻微腹痛、微咳等症状;有轻至中度脱水的体征;血白细胞为(7.0~12)×109/L,大便常规无特异性改变,镜下可见脂肪球,少

2、数病例可见少量白细胞(<5/HP);粪便轮状病毒抗原(RVAg)检测(ELISA法)阳性,大便培养均为阴性。符合上述条件者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的年龄和治疗前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诊断标准按1993年10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修订版)》诊断标准,入选患儿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均为阳性。51.3治疗方法在常规补液、纠酸、微生态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6万u/(kg·d),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3天,西咪替丁10~15mg/(kg·d),加入葡萄糖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mg/(kg·d

3、),加入葡萄糖静滴每天1次,连续3天。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第2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订的标准:(1)治愈:经治疗后24~48h,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d,大便性状恢复正常;(2)有效:经治疗后48~72h,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泻次数减少至<4次/d,大便性状比以前改善,水分明显减少;(3)无效:经治疗72h,临床症状几乎无改变或加重,大便性状、次数无明显好转。1.5统计学方法两组患儿由专人统计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以平均数加减标准差;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2.1治疗后两组退热、止泻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4、。表1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2.2两组疗效比较5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2两组疗效比较2.3不良反应比较干扰素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病毒唑组有5例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3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估计全世界约有40%的感染性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因其发病高峰在秋冬季,因此也称秋季腹泻[1]。该病的发病机制为轮状病毒侵入小肠上部的上皮细胞,直接引起肠上皮的损害。病毒颗粒黏附于上皮绒毛细胞,并在其中复制破坏细胞,使之脱落,脱落的上皮绒毛细胞被隐窝底部的细胞逐渐上移至绒毛顶部后取代。由于具有吸收功能的绒

5、毛细胞被来自于隐5窝底部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所代替,结果导致水电解质的分泌增加而吸收减少,因而发生腹泻。对婴幼儿腹泻的治疗,经口服补液、继续饮食、肠道黏膜保护剂与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等的使用,病死率已经大大降低。但病程仍较长,恢复缓慢,影响了婴幼儿健康成长。早期清除肠道内病毒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病毒唑应用于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因治疗,疗效也不理想,并有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2]。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干扰素系统呈高激活状态,感染早期即有诱因,恢复期达高峰[3]。加用外源性干扰素可抑制病毒,迅速提高患儿免疫能力,又刺激免疫活性细胞大量产生干扰素。因而干扰素可用于婴幼儿

6、轮状病毒肠炎的抗病毒作用[4,5]。其作用机制为:(1)与敏感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活化核内抗病毒蛋白基因,产生的抗病毒蛋白促进病毒mRNA降解,并阻止病毒mRNA翻译,而抑制病毒蛋白合成。(2)提高受病毒感染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向细胞毒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引起靶细胞的溶解。(3)促进细胞毒淋巴细胞增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对病毒的杀伤、吞噬能力。(4)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西咪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断剂,推测其机制为作用于病毒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干扰病毒核苷酸的合成和(或)病毒复制,抑制或杀灭病毒。本组临床观察通过与病毒唑组比较,显

7、示了干扰素与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可明显缩短患儿发热、呕吐、腹泻时间,提高治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关于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已经有报道[6,7],通过与不同的对照组比较,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与笔者的结论是一致的。故干扰素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在临床上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4-1295.2方鹤松,段恕诚,董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