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ID:15208666

大小:31.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2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4页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作者:马斌武,陈建红,候晓林,刘爱翠,李海宁,杜彦辉【摘要】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0例,治疗2周,治疗前后以NIHSS、mRS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R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0.01)。总显效率治疗组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36.67%(P<0.01)。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且临床疗效肯定。【关键词】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尤瑞克林即人尿激肽酶原,是从人尿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是近年研制的治疗脑梗死的新药。通过激活体内KKS系统(激肽原-激肽系统),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来治疗急性脑梗死。现将我科使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7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08年12月住院的首发性急性脑梗

3、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6-86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4-80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1]。  入选标准:首发性急性脑梗死,包括半年前有中风史,但症状已完全缓解者;4≤NIHSS≤22;≥18岁的住院病人,性别不限;脑CT排除出血可能。  排除标准:NIHSS≤3,NIHSS≥23;2年内有脑出血史,以往有脑肿瘤、脑外伤及其它脑部病变者;心功能不全,慢性肝病(A/G倒置),ALT升高(

4、大于正常值1.5倍),血肌酐升高(大于正常值1.5倍);近期患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有过敏史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7  治疗组患者予尤瑞克林0.15PNAU(广东天普生化医药公司;规格:0.15PNAU/瓶;批号:3107050331081001)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或合并应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在用药前24h和整个用药周期内,禁止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监测血压、

5、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  1.3评价指标[2]:  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定患者残障程度。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变化及残障水平评定:①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100%,残障水平0级;②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89%,残障水平1-3级;③进

6、步,NIHSS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18%;⑤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⑥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Z检验。7  2结果  2.1两组NIHSS、mRS评分比较:  见表1-2。表1两组NIHSS评分比较表2两组mRS评分比较  2.2临床疗效:  治疗组30例中基本痊愈5例(16.67%),显著进步18例(60%),进步4例(13.33%),无变化3例(10%),无恶化病例,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

7、进步)23例(76.67%)。对照组30例中基本痊愈2例(6.67%),显著进步9例(30%),进步11例(36.67%),无变化5例(16.67%),恶化3例(10%),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11例(3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9.67,P=0.0016)。  2.3不良反应:  本研究过程中未记录到任何不良事件的发生,包括血压下降(本试验设计中严格禁止合并使用ACEI类降压药物)  3讨论7  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区包括三个区域:中心坏死区、缺血半暗带,以及正常组织与半暗带之间的血流低灌注区。缺血半暗带

8、和中心坏死区是一个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缺血的程度加重和缺血时间的延长,中心坏死区逐渐扩大。即时恢复灌注是抢救缺血半暗带和低灌注区的关键[3]。超急性期溶栓治疗能够即时恢复灌注,抢救缺血半暗带,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但受到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的时间窗的限制,临床实践中大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