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06561
大小:34.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防治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防治进展【摘要】参阅近10年有关文献,综述了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并提出了目前仍有不少问题尚需解决。【关键词】哮喘缓解期;小儿;综述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迁延至成年,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1]。目前小儿哮喘的急性发作常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有关哮喘缓解期治疗方法相对较少。王烈教授[2]认为治疗哮喘其难不在止哮而在防哮。中医药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有独特的整体调节优势。本文就近几年关于小儿哮喘缓解期的防治综述
2、如下。 1病因与病机10 李明等[3]认为小儿哮喘缓解期的表现以正虚为主,主要涉及脏腑为肺脾肾三脏,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为肺脾肾三脏所司,肺为水之上源,脾胃为水谷之海而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主水,若三脏功能失调,则水液代谢失调,痰浊内生,成为哮喘的夙根,遇外邪等引触而发。所以哮喘的缓解期治疗多从肺脾肾着手,以扶正为主。盛丽先等[4]认为,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病机不完全是虚证,多为虚实夹杂证,其虚主要是肺脾肾三脏气虚为主,临床上又有肺脾气虚、肺肾阴虚、脾肾阳虚或三脏俱虚等不同症候,
3、小儿以肺脾气虚为最多。邪实有痰浊、食积、瘀血,因人因时有不同之邪实,但痰是最根本的病邪。除痰外,小儿多夹食积,血瘀相对较少,反复日久,难治者才兼有瘀血。缓解之初邪实较多,缓解日久正虚为主,正虚邪实是贯穿于缓解期始终的病机。即使在虚证,许多医家认为三脏同虚时也有所偏重,当各有所顾。卢宏昌等[5]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寒、风热之邪侵入人体,首先犯肺,而肺的功能失调极易导致哮喘发作。吴兆利[6]从小儿肺与脾在生理、病理诸方面的关系出发,认为脾胃虚弱,痰浊内生为小儿哮喘的宿根;小儿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易感外邪,诱发
4、哮喘。李雪营等[7]认为小儿哮喘的发作基本在肾,其基本病机为肾阳不足或相对不足,而且这一病机始终贯穿整个病程之中,不管是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应注意对肾的治疗。 2辨证论治 2.1补肺法 肺主气,司呼吸,气虚则卫表不固,自汗盗汗,易为外邪所侵,或因气候变化不能适应,而发哮喘。治宜补肺固卫,益气定喘。 2.1.1益气固表法10 王明明[8]认为小儿肺常不足,易感触风邪,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风邪引动伏痰,致哮喘反复发作,用玉屏风散为主预防哮喘,以补肺益气,充实肌表,使外有所卫,风邪难以乘隙感触。姚丽群等
5、[9]用小阿胶汤治疗哮喘缓解期,用阿胶滋阴润肺,配乌梅补肺气,苏叶既可散肺中之寒,又不使阿胶、乌梅收敛太过。通过补肺固表,哮喘发作次数减少。 2.1.2补肺健脾法 李向东等[10]采用健脾益肺口服液(党参、白术、鸡内金各9g,茯苓、山药、白扁豆、黄精各10g,黄芪、丹参各15g,陈皮6g,防风3g),每日3次,每次10mL,连服3月为1个疗程,治疗哮喘缓解期50例,对照组服用酮替酚治疗30例,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98.0%和73.4%,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刘自力等[11]采
6、用培土生金法,自拟益气定喘汤治疗哮喘缓解期35例。药物组成:党参15g、黄芪30g、白术12g、柴胡12g、升麻6g、防风15g、陈皮10g、当归10g、甘草10g。总有效率82.8%。袁斌等[12]使用中药汤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方药:太子参10g、茯苓10g、白术10g、白芍10g、黄芪10g、怀山药20g、陈皮5g、白扁豆10g、蝉蜕6g、甘草310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月。对照组按照GINA方案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通过对两组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进行对比发现,加用中药组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
7、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 2.1.3益肺补肾法 李书香等[13]采用自拟芪蛤防哮散治疗,药物组成:黄芪10份、蛤蚧3份、人参3份、白术5份、川贝母4份、当归3份、生甘草2份、防风2份、紫河车2个。全方药物混合研为细面或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1g)备用。服用方法:3岁以下每次3g(3粒),4~6岁每次6g(6粒),7岁以上每次8g(8粒),每日3次,60d为1个疗程,最少服3个疗程,最长可服6疗程。对照组每日口服酮替芬15mg治疗。两组用药期间,若因感冒或其他诱因诱发哮喘发作,暂按
8、发作期处理,待症情缓解后再继续服用上述药物。结果:两组用药治疗1年,肺功能检测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王明明等[14]采用中药久喘康结合吸入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证40例临床研究,久喘康主要组成为黄芪、白术、防风、紫河车、补骨脂等,3月为1个疗程,结果久喘康激素组优于久喘康组和激素组(P<0.05)。 2.2补脾法10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化源不足,诸脏失养。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