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观察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观察

ID:15196281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观察_第1页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观察_第2页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100例,其中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8例,并予治疗及随访。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8例,病例诊断内膜息肉35例,二者符合率达93%.结论:宫腔镜检查使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提高,在宫腔镜下诊刮,配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是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有的在临床上无特殊症状,经妇科检查和B超均不能确诊,我院应用宫腔镜技术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取得较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选择在我科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其中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者3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1.2诊断标准:宫腔镜下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可单发或多发,表面光滑,有光泽,呈鲜红色,大小不等,多带有帝与子宫壁相连,息肉外观呈圆锥形,卵圆形或呈指状突起物,若息肉体积较大,其顶部可见溃疡出血甚至坏死。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参照{妇科内镜学}、病理学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病理学}、腹部B超检查以{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标准}为标准。31.3操作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27F被动或可旋转持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彭宫液为5%葡萄糖液,膨宫液流速100-

3、200ml/min,切割电流功率70-80w,电凝功率60-70w,用du6型B超仪全程监护。按宫腔镜常规操作,较小的息肉以微型活检铅取出,较大的息肉在腰麻下电切,取出息肉后,用刮匙刮宫腔一周,息肉及子宫内膜分别送病理检查。1.4镜检后治疗:术后预防性抗生素口服3天,术后5天内口服孕三烯酮,所有病例按规定时间随访3-6个月,共3次,每月妇检一次并复查一次腹部B超,了解阴道流血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术后第3个月复查宫腔镜。1.5术后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门诊复查,着重了解月经及阴道出血情况,必要时行B超,宫腔镜检查。2结果100例子宫异常出血者,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4、38例,其中多发性30例,单个8例,在宫腔镜下活检和诊刮术并送病检,病理报告子宫内膜息肉者35例,符合率93%另3例报告子宫内膜单纯增生过长2例,粘膜下肌瘤1例,所有子宫内膜息肉诊刮后,口服孕三烯酮2.5mg,一周2次,共3个月,门诊随访18个月,月经周期及经量恢复正常。3讨论33.1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理:子宫内膜息肉可发生于青春期任何年龄,多见于35岁以上,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属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范畴,与流产、分娩、放置宫内节育器及绝经后子宫内膜菲薄易感染有关,还与子宫内膜局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有关及基因变化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不同部位雌激素受体水平不同,存在对雌

5、激素反应的差异,以致子宫内膜发生局灶性增生,形成息肉,而周围内膜形态正常,息肉可能多发,呈弥慢性生长,或单发,多为于宫底部。3.2宫腔镜是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引起异常出血的首选方法。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出血与功能性子宫出血一般难以区别,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诊刮,因息肉的帝部为表面光滑的纤维结缔组织,难以刮除,或因盲目的诊刮将息肉刮成碎片,与子宫内膜碎屑混在一起造成病理学的诊断困难,宫腔镜检查可直接清晰观察宫内形态与结构,能准确诊断息肉,本组38例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并通过活检和刮宫,经病理检查得以确诊35例,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3%,同时所有病例宫腔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没有任何并

6、发症。宫腔镜检查不但安全方便,而且观察直接,定位准确较彻底地摘除所有病灶,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治疗价值更高。3.3宫腔镜的优点: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够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使患者有较好的生活质量,是临床诊断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