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误诊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误诊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

ID:15193995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误诊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_第1页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误诊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_第2页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误诊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_第3页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误诊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误诊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误诊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作者:李金梅王媚媚李君枣]【关键词】天疱疮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在颈、腋、腹股沟等皱褶摩擦部位反复出现红斑、水疱、糜烂,无全身症状。2007年7月我科诊治该病1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因双侧腋窝、腹股沟出现红斑、水疱、糜烂20年,加重8天,于2007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0年前双腋窝、腹股沟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水疱,疱液初起澄清,以后浑浊,疱壁薄而松弛,疱壁易破,破溃后形成浅表糜烂、结痂,当时于

2、当地医院就诊,取组织病理检查报告为“寻常型天疱疮”,予激素及外用药等治疗(具体不详),虽可好转,但不能治愈。此后皮疹多于夏季在原处反复发作,8天前上述症状再发,遂来我院。  1.1体格检查T36.4℃,P76次/分,BP130/80mmHg,R2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HR476次/分,心音有力,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脊柱四肢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皮肤科检查:双腋窝、腹股沟见片状红斑、糜烂,中央干燥结痂,表面粗糙,呈污灰色,周围呈松弛性水疱,环形分布,有腥臭,尼氏征阳性(

3、见图1),口腔黏膜无糜烂。  图1左腹股沟见片状红斑、糜烂,中央表面粗糙,呈污灰色,周围呈松驰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略)  1.2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功、肾功无异常;直接涂片检查:可见少量革兰阳性菌和孢子;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内可见水疱形成,出现裂隙。表皮内可见广泛棘刺松解,大疱内可见棘细胞不全松解,大部分细胞间桥消失,但少数细胞间桥保留,很像“倒塌的墙砖”。大疱内散在脱落的棘刺松解细胞,少数细胞呈谷粒状,表皮增生,皮突下延,真皮浅层多量炎性细胞灶状浸润,见图2。  图2表皮内广泛棘刺松解,大部分细胞间桥消

4、失,少数保留,宛如“倒塌的墙砖”(略)  1.3家族史其父亲有类似疾病病史。  1.4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可诊断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1.5治疗4强的松片20mg,每日2次口服,并配合阿齐霉素500mg,每日1次,连服5日,及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显克欣)治疗。7天后随访时病情好转,未见新水疱出现,激素减量。  2讨论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hailey-haileydisease,HHD)于1939年首先由Hailey[1]报道并命名,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2],由不

5、规则的显性基因引起,70%患者家族中有同病患者[3],临床特点为在颈、腋、腹股沟等皱褶摩擦部位反复出现红斑、水疱、糜烂,无全身症状。病理变化为表皮内棘刺松解水疱[4-5]。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易与脓疱疮及湿疹和体癣鉴别。本病病理变化与寻常型天疱疮有时极难鉴别,因而易混淆而发生误诊。但后者棘刺松解范围小,限于基底层上,棘刺松解细胞变性严重,不见角化不良细胞;临床表现有差别,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一般没有全身症状,极少有口腔糜烂,皮疹有冬季自行缓解、夏季恶化的特点,皮疹经过数周多可自行消退,而后者口腔黏膜

6、损害常见且严重,糜烂面不易愈合,短期不能缓解,一般情况差[5]。提示临床医师既要重视临床各科室的合作,又要详尽了解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当相关检查结果回报与临床表现提示的信息不符时,有条件者应多选择几项检查进行验证,例如免疫病理检查等。4【参考文献】  [1]HaileyH,HaileyH.Familialbenignchronicpemphigus.Reportof13casein4generationsof9additionalcasesin4generationsofafamilyan

7、dreport9additionalcasesin4generationsofafamily[J].ArchDermatolSyphilol,1939,39:679-685.  [2]李家文,王椿森,刘志香.实用皮肤病性病彩色图集[M].武汉: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2.  [3]曾令济,宁娟,张凤珍,等.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1例(附家系调查报告)[J].皮肤病与性病杂志,2006,28(3):50-51.  [4]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57

8、1-572.  [5]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3-81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