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1例

动脉瘤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1例

ID:15183428

大小:26.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动脉瘤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1例_第1页
动脉瘤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1例_第2页
动脉瘤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1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动脉瘤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1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动脉瘤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1例【关键词】动脉瘤;痛性眼肌麻痹我院收治1例动脉瘤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1例,现将资料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因突发右眼周疼痛伴视物重影2h入院。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周不适,未予重视,2h前患者在弯腰拣拾东西时突然出现右侧眼周剧烈疼痛,右侧眼睑上抬无力,视物左右重影,无恶心、呕吐,无昏迷、口角抽动,无肢体抽搐,无肢体麻木、无力等。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头痛及头部外伤史。查体:BP180/100mmHg,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额纹对称,双侧闭眼有力,右侧

2、眼睑上抬无力,右侧眼球稍有内收,外展、上下视均受限(图1),双侧瞳孔等大,约3cm,光反射灵敏,眼底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全身深浅感觉检查无异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血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诊断为“痛性眼肌麻痹”,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且从第2日早晨始右眼球几乎固定,眼睑下垂,眼周疼痛更加明显。继而给予颅脑CT、MRI、MRA、DSA检查。3头颅CT平扫提示双侧MCA分布区多发点片状低密度灶,脑灰白质界线清晰,沟回双侧对称。颅脑MRI(图2):T2WI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处约2

3、.5cm×1.5cm大小低信号,T1WI边缘高信号的囊性物;颅脑MRA(图3):右侧颈内动脉片状突起,左侧正常;颅脑DSA(图4):右侧颈内动脉一约2.5cm×1.5cm大小动脉瘤。2讨论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TSH)。是由海绵窦/眶上裂部位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表现为眶周或偏侧头痛,合并有同侧的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眼交感神经麻痹和三叉神经的眼支,也可有上颌支分布区的感觉缺失。偶尔累及视神经、三叉神经下颌支和面神经。就诊时主要症状是头痛和复视,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头痛或同侧眼眶疼痛,呈眶后钻痛[1

4、]。符合上述症状,可首先考虑TSH,同时不能忽略其他可能原因。该患者相继出现Ⅲ、Ⅳ、Ⅵ、Ⅴ(第1支)脑神经麻痹症状,即睑下垂,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麻痹,面部相应支配区有剧痛。有时有三叉神经上颌支麻痹。结合影像学检查,考虑病因为海绵窦外侧壁受压所致。而疼痛性眼肌麻痹(Tokosa-Hunt综合征)是以疼痛发病的全眼肌麻痹[2]。考虑是病毒感染性眶上裂炎症所致。疼痛是因为累及三叉神经,病变仅限3于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外膜及其附近的硬脑膜。病变性质为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而本患者病因明确:颈内动

5、脉海绵窦段较大动脉瘤急性扩大所导致。应予以紧急处理,避免动脉瘤急性破裂,直接导致颈内动脉与海绵窦相通,形成动静脉瘘,而动脉压力很高,当动脉血涌入海绵窦后将会造成以下两个严重后果:(1)静脉窦里的血液回流受阻,出现急性高颅压综合征。(2)眼静脉回流受阻,而眼后结缔组织疏松,致使患者眼球急性外凸,很快患侧失明[3]。所以,临床中遇到类似患者应予以急症处理,以防患于未然。【参考文献】1郑贤应,李银官,倪希和,等.海绵窦病变的MRI诊断.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13(3):153156.2TolosaE.Peri

6、arteriticlesionsofthecarotidsiphonwiththeclinicalfeaturesofacarotidinfraclinoidalaneurysm.JNeurochem,1954,17(4):300302.3SmithJL,TaxdalDS.Painfulophthalmoplegia.TheTolosa~Huntsyndrome.AmJOphthalmol,1966,61(6):1466147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