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51761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喉癌的ct诊断22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喉癌的CT诊断22例分析【关键词】喉癌 【摘要】目的评价CT检查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2例喉癌患者CT所见。结果临床表现:声音嘶哑19例,喉痛、咳嗽、咽喉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4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CT表现:声门上型7例,声门型9例,声门下型2例,混合型4例,声门型最多。结论CT检查能显示肿瘤大小、形状、范围及邻近组织的浸润情况,了解有无颈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关键词喉癌分型CT表现 喉部CT检查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喉部肿瘤的定位及侵犯范围的诊断是较理想的影像检查,本资料
2、对22例喉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喉鳞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2例中,男21例,女1例,年龄43~78岁。临床表现:声音嘶哑19例,喉痛、咳嗽、咽喉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4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4 1.2扫描方法患者取仰卧,头略向后仰,使喉部与扫描层面平行,平静呼吸下连续扫描。部分患者扫描时发“i”音。扫描层厚常规用5mm连续扫描,扫描范围以下颌角平面至胸腔入口。 2结果 喉癌的CT表现:按喉癌的原发解剖部位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混合型。本组声门上型7例,声门型9例,声门下型
3、2例,混合型4例,声门型最多。 2.1声门上型指发生于会厌顶部至喉室的肿瘤,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分为:(1)前组声门上型3例;会厌粘膜呈局限性肿块或弥漫性增厚。该处肿瘤易侵犯会厌前间隙,引起会厌前间隙内密度增高,CT值30Hu以上,使其间隙变窄或消失;(2)后外侧组:杓会厌皱壁,喉室或假声带肿瘤4例,表现为一侧或两侧杓会厌壁增厚,致梨状窝变小或消失,呈双侧不对称,室带单侧或双侧增厚,边缘不光滑,呈结节状突入喉前庭,室带固定或活动度差伴甲状软骨破坏。 2.2声门型(1)结节型:声带结节小者约0.3cm×0.5cm,多数为1.0c
4、m×41.5cm,声带活动度正常或减弱;(2)声带略厚呈波浪型,多为单侧略不均匀性增厚;(3)声带软组织肿块,声带明显增厚伴密度增高;(4)声带旁间隙变浅或消失;(5)杓状软骨与甲状软骨间隙增宽或分离。 2.3声门下型该型少见,本组仅2例,表现粘膜局限性增厚,并累及气管上端。 2.4混合型肿瘤范围广泛,喉内结构分界不清,咽喉腔充满单个或多个软组织块影,喉旁间隙浸润,气管狭窄或堵塞,甲状软骨侵犯且向外生长,部分伴颈部淋巴结转移。 3讨论 3.1喉癌分型的意义喉癌通常分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和混合型,根据胚胎学、解剖学、
5、功能学和肿瘤的特点分为二个主要声区―――声门上型和声门型。由于近年来喉保存外科的迅速发展,根治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存有用的发音、呼吸和吞咽功能,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3.2喉癌CT检查价值CT具有很高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喉部CT不仅能够清晰显示喉腔结构还能显示传统X线及喉镜检查无法显示的深层组织侵犯的范围,尤其是对临床T3~4期肿瘤更为重要[1,2]4。若术前无法做出肿瘤向深部浸润的客观评价,是部分喉切除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CT横断成像及高分辨率的特点,又可通过CT值测定来进行病变定性。本组X线检查5例,其中2例X
6、线检查阴性,而临床证实已浸润到声带旁间隙。对照结果表明CT对病变的发现、定位及受累范围,特别是中、晚期喉癌远较常规X线检查精确而全面。CT的缺点是难以确定从假声带至真声带之间的过渡带,不能显示轻度的粘膜异常,不易发现未骨化软骨的早期侵犯。 3.3喉癌的诊断喉癌的CT和X线表现多种多样,但对本病诊断的关键是喉部结构和形态异常,即软组织肿块、结节及深部组织旁间隙CT值增高、颈部淋巴结转移、软骨侵犯向喉外生长。本组3例未定性或误漏诊,主要是忽视了结节大小,密度及声带旁脂肪间隙变窄。喉癌的诊断文献报道:声带癌早期诊断10%~20%为假
7、阴性,中、晚期癌块有30%~50%为估计不足[1]。CT检查的任务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范围及邻近组织的浸润情况,了解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任克,张景荣,马述盛,等.喉癌的CT扫描与病理大切片对照研究.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3,4(增刊):333. 2何望春,王焕申.五官及颈部影像诊断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