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检出反流性食管炎401例分析

内镜检出反流性食管炎401例分析

ID:15138351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内镜检出反流性食管炎401例分析_第1页
内镜检出反流性食管炎401例分析_第2页
内镜检出反流性食管炎401例分析_第3页
内镜检出反流性食管炎401例分析_第4页
内镜检出反流性食管炎401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镜检出反流性食管炎401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镜检出反流性食管炎401例分析【摘要】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的内镜和临床特点,依据洛杉矶标准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分析RE患者的内镜下检出率、内镜表现、分级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胃内幽门螺杆菌(H.ploriy)感染情况。结果RE占总胃镜检查人数的4.65%,其中原发性350例,男女之比为3.49∶1,平均年龄(49.9±14.8)岁,RE炎症分级以A、B级为主,随着平均年龄增大反流食管炎炎症程度呈加重趋势。胃内Hp阳性率为30.86%。继发性食管炎51例,检出率

2、为0.59%,由胃窦癌并幽门梗阻及食管和胃手术后引起较多见,其他原因少见。结论 RE临床较常见,炎症分级以轻度为主,随着平均年龄增大炎症程度呈加重趋势。【关键词】内镜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食管黏膜破损的疾病。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手段之一。2005年7月1日~2006年8月31日我院内镜中心共进行了8632例次胃镜检查,RE401例,内镜检出率为4.65%,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6  1.1研

3、究对象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因各种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RE的患者,有以下情况者诊断为继发性RE:①上消化道手术史;②霉菌性食管炎;③腐蚀性食道炎;④有幽门梗阻或高位肠梗阻的患者;⑤药物性食管炎;⑥免疫相关的食管病变;⑦医源性因素引起的食道炎。无上述情况则诊断为原发性RE。本组原发性RE350例,其中男272例,女78例,男∶女之比为3.49∶1。年龄19~88岁,平均(49.9±14.8)岁,其中40岁以下67例,占19.14%,41~50岁97例,占27.71%;51~60岁92

4、例,占26.29%;60岁以上94例,占26.86%。本组继发性RE51例。  1.2RE的内镜诊断标准依据洛杉矶分类法(世界胃肠病大会,1994年)分为4级。A级:黏膜破损局限于黏膜皱襞上,且长度≤0.5cm;B级:黏膜破损局限于黏膜皱襞上,其中至少1个>0.5cm;C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但少于食管周径的75%;D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至少侵犯食管周径的75%以上。  1.3所有反流性食管炎病例均于内镜检查时取胃窦黏膜大小弯各一块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loriy感染。6  1.4统计学方

5、法采用SSP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原发性RE内镜下分级及年龄分布291例为轻度(A、B级),占RE的83.14%,随着平均年龄增大炎症程度呈加重的趋势,但未见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原发性RE内镜下分级与年龄分布(略)  2.296例进行了食管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其中91例诊断为炎症,7例发现上皮异型增生,6例发现肠腺化生,2例诊断为食管癌。  2.3原发性RE350例中行快速尿素酶检查H.ploriy感染阳性

6、患者为108例,阳性率为30.86%。  2.4继发性RE为51例,内镜检出率为0.59%(51/8632)。其中继发于胃窦癌并幽门梗阻19例,食道和胃手术后的占15例,食道癌术后放疗2例,腐蚀性食管炎2例,霉菌性食管炎8例,药物性食管炎2例,医源性食管炎3例。  3讨论6反流性食管炎系指十二指肠及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的黏膜、组织损伤,主要在邻近胃食管连接处发生炎症、糜烂,乃至溃疡等病变。近年来,西方国家中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后续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本组资料中反流性食管炎内

7、镜检出率为4.06%,明显高于潘国宗的报道[2](1.92%)。本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其报道的性别与发病无明显差异有所不同,考虑可能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当地人群饮食习惯,饮酒量较多,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因素有关。本组原发性RE大于40岁的患者占80.86%,提示反流更易发生于年龄较大者,与文献报道[1-3]一致。本组RE以轻度炎症(A、B级)为主,随着患者平均年龄增大,RE炎症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可能与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从而使胃液及十二指肠液反流增

8、加有关。6依据国内2005年首届Barrett食管会议达成的诊治共识,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4]。本组资料中有96例RE患者进行食管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发现6例特殊肠腺化生,按国内最新Barrett食管定义,该6例应诊断为Barrett食管,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应建议定期随访。本组资料中RE患者H.ploriy阳性感染率为30.86%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