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28021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从“淤”论治2型糖尿病肾病机理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淤”论治2型糖尿病肾病机理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活血化淤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并探讨机理。方法住院及门诊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患者32例给予黄芪合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点滴,1次/d,连用14d为1个疗程,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肾功能、血脂、血黏度的变化。结果32例患者治疗前血糖、血脂、血黏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治疗后血糖、血脂、血黏度、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黄芪、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对保护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亦有重要作用。
2、【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芪;川芎嗪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1]。故积极治疗预防糖尿病肾病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死致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3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联合应用黄芪、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血流变指标的变化,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9 1.1临床资料32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ADA/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及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3]。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及肾血管疾病、妊娠、非
3、糖尿病肾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60.5岁。对照组30例来源于自愿体检受试的学生、教师及医务人员,无肝、肾、肺以及内分泌疾病,男女各15例,年龄21~59岁,平均42.3岁,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1.2检查方法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检测。被检测人前1天禁高脂饮食,停用各种影响血液成分的药物。当日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抽血7ml,其中3ml用于血脂血糖检测,4ml肝素抗凝,做血流变测定。应用LBY-N6B型全自动模块式血流变仪(北京普利生科贸集团)测定全血黏度的变化,以LBY-F200B型全自动微量血浆黏度
4、仪(北京普利生精密仪器研究中心)测定血浆黏度的变化。以上实验检查由我院检验科完成,所有试剂由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治疗方法治疗期间,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g·kg-1·d-1),适量的降糖药物,适量运动,拒绝并用其它抗凝或活血化淤的中西药物。用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丸泓制药厂生产,每10ml相当于原药材20g)50ml,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809mg共同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为1个疗程。 1.4疗效标准参照国内吕仁和主编《糖尿病及并发症
5、中西医诊治学》疗效标准:症状减轻,蛋白尿减少50%以上,肾功能正常,血液流变性明显改变,血糖、血脂接近正常为显效。症状减轻,蛋白尿减少,肾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明显改变,血糖、血脂有改善为有效。达不到有效标准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数据由河北北方学院公共卫生学教研室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实验前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 2.2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餐后两
6、小时血糖变化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9h血糖均控制在良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用药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用药前有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比较(略) 与自身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ΔP>0.05 2.3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变化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尿微量
7、白蛋白均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较(略) 与自身治疗前比较,*P<0.05 2.4用药前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32例患者用药前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有显著性下降(P<0.01),纤维蛋白原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用药前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略)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