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职业倾向类型调查研究 ---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题目当代大学生职业倾向类型调查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作者王建业系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应用心理学年级2007级当代大学生职业倾向类型调查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王建业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重庆涪陵408100)摘要采用职业倾向系列问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对长江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以研究当代大学生职业倾向类型的特点。结果发现:1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倾向类型依次为社会型、企业型、艺术型、传统型、现实型和研究型。2在企业型、现实型和研究型上男生均分高于女生,且差异均达到了0.01上的非常显著性水平;社会型上男女生的差异
2、达到显著性水平(p=0.041),而在艺术型和传统型上则男生均分低于女生,差异均不显著。3不同职业类型上存在得分存在差异:社会型上,大四年级与大一年级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31<0.05),且大四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一年级;研究型上,大四年级与大一、大二学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9;0.017<0.05),且大四年级学生的得分均低于大一和大二年级。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倾向社会型1引言职业倾向是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在国外,有不少学者对职业倾向进行了理论研究。早期研究者D·E·Super于1959年提出了项职业倾向的内容。最具代表性的是美
3、国MIT教授施恩其先后提出了8种职业锚,即:技能型、管理能力型,自主、独立型,安定、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纯挑战型,生活型[1]。E·O’Conner等人于1961年将其缩减为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及创造性等6个向度[2]。Schein研究认为,人对可选工作的获得能力会影响个人职业倾向与职业结果的关系[4].1882年,eldman[5][6]研究认为,个人对可选工作的获得能力、个人生活局限、职业特点等因素都会从不同方面影响个人职业倾向与职业结果的关系。多元职业倾向及其互补性对职业结果的影响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个人年
4、龄、工作时间和工作经历与职业倾向的持久性呈正相关,个人自我认知、工作专一性与职业倾向呈正相关;个人职业倾向适合于工作环境且倾向显著,则可取得较好的职业结果.larcebeau则抽取了名望、利他、满意、个人发展等4个因素[11]。然而在本研究中,笔者比较赞同的职业倾向理论是jhon·L·Holland[13]等人于1969年提出的6种职业倾向的环形结构模型。Holland认为大多数人可划分为6种职业倾向类型之一:现实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
5、ng)和常规型(Conventional)。现实型的人偏好与物体打交道,喜欢摆弄和操作具体有形的实物;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活动,厌恶从事教育性、服务性和劝诱说服性的职业。现实型的人往往表现出看重具体事物的价值观。研究型的人偏好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并进行系统的和创造性的探究,以求能理解和把握这些现象。艺术型的人偏好模糊、自由和非系统化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创造艺术作品,完成自我表现;艺术型的人想象丰富,看重美的品质。社会型的人偏好对他人进行传授、培训、教导、治疗和咨询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活动,不喜欢与材料、工具和机械等实物打交道。社会型的人表现出重视社
6、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的价值观。企业型的人对领导角色和冒险活动感兴趣,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组织目标或获取经济收益的活动;厌恶研究性的活动。企业型的人看重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成就。常规型的人偏好对数据资料进行明确、有序和系统化的整理工作,厌恶模糊、不正规、非程序化的或探究性的活动。常规型的人看重商业和经济方面的具体成就。[3]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职业倾向的相关调查研究,如刘铁英、许兆瑞等对长春市某师范院校和某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分布在六种职业倾向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社会型、调查型、艺术型、常规型、事业型、实际型[1];樊钱涛、毛禹忠、毛协群等对浙江科
7、技学院的大学生做了研究,对职业倾向量表进行因素分析提取了6个因素,分别为艺术型、常规型、企业型、研究型、现实型和社会型[2]。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但同时,对职业倾向的理论研究还较缺乏,这也可能是制约我国职业倾向教育的一个瓶颈。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重视学科教育而忽视对大学生的职业倾向的研究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因此,进行职业倾向调查,了解职业倾向类型,在就业竞争压力比较大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的职业倾向类型,来达到使大学生对其自身有更好的了解,进而
8、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促进学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减轻社会就业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