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

“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

ID:15113314

大小:29.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_第1页
“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_第2页
“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_第3页
“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_第4页
“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病实脾”的理论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应用【关键词】慢性肝炎;中医治疗慢性肝炎多因病毒性肝炎失治或误治,反复发作,逐步演变而成。其临床特点是症状比较复杂,病程长,疗效慢。少数慢肝病人可发展成肝硬化,临床上慢性肝炎与早期肝硬化的症状有时兼而有之。“肝病实脾”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个重要治则,近年被运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证明有指导意义。  1肝病实脾的理论基础慢性肝炎系现代医学之病名。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但对其症状、病机、治法、方药等,可于“黄疸”、“胁痛”、“痞积”等门中求之。慢性肝炎常表现为病情缠绵,时常反复,两胁痛,以右侧为甚,胸

2、闷噫气,纳谷不香,脘痞腹胀,大便或溏,神疲寐少,腰胫痠楚,头目眩晕,口苦乏味,舌苔多腻,脉弦而细等等,大部份属于消化系统症状。从整体观念看,常波及全身。《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二胁下痛引少腹”;《难经·五十六难》说:“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6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以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这些文献,值得我们参考。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而喜条达,主藏血而调节血量,供应周身,其经布两胁,又开窍于目。毒邪外袭,七情内伤都可导致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失调而现病态。肝郁气滞,经气不利

3、,常见两胁痞满。气滞日久,血瘀肝络,便现两胁隐痛。气机失畅,三焦失利,故胸闷脘痞腹胀诸恙丛生。肝木克土,侵害中焦,胃气上逆,则噫气泛,嘿嘿不欲饮食。脾失健运,则见口淡便溏。气郁化火上炎,可见口苦咽干目眩。湿邪稽留,热毒内盛,湿热胶结,是以病情反复难解。病情愈久,火热伤阴愈甚,故后期还可见到肝阴不足或肝肾阴亏之象。至于神疲体倦,下肢痠软,乃因肝为“罢极之本”之故,与消化转输吸收功能低下,筋脉失养有关。慢性肝炎症状虽较为复杂,但关键在于肝之失疏、脾之失运、气之失行、血之失调。因此治疗以疏肝健脾,理气调血为本;然而又要疏而不燥,补而

4、不腻,行而不耗,以防太过之弊。同时,如有湿热毒邪者,应视其孰轻孰重而兼施清热、解毒、利湿等法。《难经·七十七难》提出“肝病实脾”之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第一条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列为“上工治未病”6的举例。这一理论对后世医家注意兼治他脏的治疗法则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肝病实脾”是针对肝病及脾这个病理变化而言。理论基础出于祖国医学的五行学说。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有一条为木克土;意谓肝属木,脾属土,肝气横逆则克犯脾土中焦。《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肝病及

5、脾”是祖国医学对疾病发展变化的认识论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脾之功能主消化水谷,吸收输送营养,包含着西医的消化系统的功能。肝病通过实脾,使病人保持正常的食欲,良好的消化与吸收,让机体有足够的抗病能力,战胜病邪,恢复健康。这不但使“脾王不受邪”,而且要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目的,正是中医治病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就慢性肝炎来说,其发生和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T淋巴细胞的功能不全有关。免疫功能是机体防护机能之一,亦属人

6、体之正气。正气何来?李东垣在《脾胃论》里说:“正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的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转输精微,人体正气的物质基础是水谷精微,所以正气与脾胃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他又指出:“脾胃一伤,五乱互作”,“诸病从脾而生”6。故实脾者,实即补脾益胃之谓也。且慢性肝炎患者,多叠进苦寒之剂,尤易伤胃,胃纳不振,拒不受药,药效不显。只有使病人脾胃强健,能消、能化、能食,方可为治疗肝病提供基本条件。因此,“肝病实脾”不但是一个防止肝病发展变化的积极措施,也是一个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  2“肝病实脾”在治疗慢

7、性肝病中的几点体会  2.1慢性活动性肝炎以治肝为主,实脾为辅  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日久,呈现慢性炎症和纤维的肝脏损害,肝细胞损害严重,肝功能明显异常。临床上出肝病及脾一系列症候,但肝病的症状较为突出,湿热邪毒较甚,应治肝为主,佐以实脾。这样做,可收健脾仰肝之效。  2.2慢性迁延性肝炎以实脾为主,治肝为辅  慢性迁延性肝炎的肝组织可呈轻度纤维化,肝细胞损害和功能异常不显著。T淋巴细胞功能多有降低,以致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使病情迁延不愈。临床上易出现类似消化与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可表现为肝病及脾的症候,而湿热邪毒不十分突出。

8、应以实脾为主,治肝次之。脾胃健运,五脏六腑得以供养,机体自然充盛,肝木也就能安和。  2.3实脾的方药6  在祖国医药学中,实脾的方药很多。现将临床上较为常用而疗效较著者,略举几种如下:(1)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出自《和剂局方》,功能健脾养胃益气,大补后天生化之源,为历代医家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