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六节 酿造制品

第六章 第六节 酿造制品

ID:1500581

大小:6.69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7-11-12

第六章 第六节 酿造制品_第1页
第六章 第六节 酿造制品_第2页
第六章 第六节 酿造制品_第3页
第六章 第六节 酿造制品_第4页
第六章 第六节 酿造制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第六节 酿造制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第六节酿造制品1葡萄酒果醋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水果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2酿酒起源传说1.上天造酒说2.猿猴造酒说3.仪狄造酒说4.杜康造酒说3醋的起源传说商朝——醯;汉朝——醋。商纣王饮贡品,以为是酒,饮后味酸,不禁“唏嘘”癸酉年,腊月二十一日,汉文帝生母薄太后,以为“醯”字不妙,命人改名,一学士曰“醋”4果酒的酿造5全世界有超过8000种的葡萄品种可以用于酿酒。在我国,葡萄的品种非常丰富,包括:昌黎的赤霞珠,天津海滨区的玫瑰香,山东半岛的霞多丽、贵人香、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佳丽酿、白玉霓,龙眼和牛奶葡萄等。6龙眼7赤霞珠贵人香8摩尔瓦多霞多丽9金田翡翠1

2、0一、果酒的分类(一)依酒中所含酒精量分类高度(>17°)和低度(<16°)果酒(二)按用途分类佐餐酒:干红、干白葡萄酒餐后酒:甜葡萄酒、香槟酒补酒、药酒11(三)按颜色分类白、红、桃红121.白葡萄酒:选择用白葡萄或浅色果皮的酿酒葡萄。经过皮汁分离,取其果汁进行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这类酒的色泽应近似无色,浅黄带绿,浅黄,金黄色。颜色过深则不符合葡萄酒色泽要求。132.红葡萄酒:选择用皮红肉白或肉皆红的酿酒葡萄进行皮汁短时间混合发酵,然后进行分离陈酿而成的葡萄酒,这类酒的色泽应呈天然红宝石色。紫红色、石榴红色、失去自然感的红色不符合红葡萄酒色泽要求。143.桃红葡萄酒:此

3、酒是介于红、白葡萄酒之间。选用皮红肉白的酿酒葡萄,进行皮汁短时期混合发酵,达到色泽要求后进行分离皮渣,继续发酵,陈酿成为桃红葡萄酒。这类酒的色泽应该是桃红色、或玫瑰红、淡红色。151.果实发酵酒(酿造酒)(6°~18°)用果汁或果浆经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果酒。2.果实蒸馏酒(果实白酒)(40°以上)葡萄汁、浆或皮渣经发酵蒸馏的酒称白兰地,无色、无糖。其它水果生产的,则冠以相应的名称,如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四)依酿制方法分类163.果实配制酒(20°~40°)果露酒:将果实、果皮、鲜花等用食用酒精、发酵原酒或蒸馏酒浸泡,取其精液,加入其它配料如果汁、糖或其它芳香物质和成色

4、物质等制成的果酒。如柑桔酒、刺梨酒、桂花酒等;再造酒:以某一种果实发酵酒为酒基,再加入植物性香料或药料等成分制成的酒,如味美思酒。174.起泡酒果酒或果露酒为酒基,酒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给人以爽口感。香槟酒:含CO2的白葡萄酒,CO2是在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小香槟(汽酒):以果汁、精制酒精、香料、糖等为主体的配制饮料,酒中的CO2是人工充入的,如柠檬汽酒、猕猴桃汽酒、橘子汽酒。18(五)依果酒中含糖量分类类型残糖/g/L酒度口感干葡萄酒≦410~12°无甜味半干葡萄酒4.1~1211~13°微弱甜味半甜葡萄酒12.1~5012~14°有甜味甜葡萄酒50.1~14014~16

5、°明显甜味浓甜葡萄酒>140g>16°浓甜1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此功当属酵母菌二、果酒的酿造原理若问酒从何处来201.葡萄酒酵母(1)发酵力强(产酒力强):(2)产酒率高:生成1°酒精约需糖17~18g/l(3)抗逆性强:忍耐250mg/L的SO2(4)生香性强:2.巴氏酵母:发酵力强,抗SO2能力也强,但繁殖慢,产酒率低,1°酒精约需糖20g/l3.尖端酵母:不发酵蔗糖,产酒力弱,产酒率低,1°酒精需糖22g/l,形成的挥发酸也多,对SO2极为敏感4.其它微生物:产膜酵母、酒花菌、醋酸菌、霉菌(一)果酒发酵微生物21(二)酒精发酵及其他产物1.酒精发酵:酵母菌将

6、葡萄浆果中的糖分解为酒精、二氧化碳和其它副产物,这一过程称为AF。实质上,AF是由酵母菌分泌的一系列酶完成的。酵母菌C6H12O62CH3CH2OH+2CO2。C6H12O6EMP途径CH3COCOOH(丙酮酸)+O26CO2+6H2O+674Kcal2CH3CH2OH+2CO2+23Kcal222.产物(1)甘油及其形成味甜且稠厚,使果酒清甜、柔和,增加稠度。磷酸二羟丙酮氧化生成(2)琥珀酸及其形成酸味苦咸,存在于所有的果酒中,量少时能给果酒以爽口感。5CH3CHO+2H2O→COOH-CH2-CH2-COOH+3CH3CH2OH(3)醋酸及其形成:构成果酒挥发酸的主要物

7、质,其含量<0.3g/L,若超过1.5g/L,果酒醋酸味。由乙醇被醋酸菌氧化,或乙醛经氧化而产生。234.杂醇及其形成甲醇和高级醇,高级醇主要为90%异戊醇,此外正丙醇、正丁醇等高级醇、高级脂肪酸类及这些醇与酸类化合的酯类,构成果酒二类香气的主要成分,微量时有益于酒的品质,含量过高时酒有粗糙感,使人头痛致醉。由氨基酸、六碳糖生成。241.温度:最适生长温度25~28℃;13~14℃发酵起动困难,随温度升高发酵加快,35℃酵母衰老快,白葡萄酒18~20℃;红葡萄酒26~30℃。2.压力:0.8MPa停止酵母的生长繁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