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

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

ID:14970817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1

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_第1页
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_第2页
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_第3页
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_第4页
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借有形之图引无形之思——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陈洪义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年第2期【内容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最值得称道的是能把看不见的思维过程用图解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且还能将逻辑复杂的超大容量信息用“链条”形式在一张图纸上呈现出来。把“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和学行为,提升教和学品质,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的提高。【关键词】思维导图优化教学“大脑语言最重要的特征是图像和联想”,基于大脑语言的

2、这一特性,“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博赞提出“给思维画一幅导图”,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思维导图”是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人的思维方式更贴近大脑自身的思维方式,这样与大脑进行对话、交流就会变得直接、自然和简单。[1]在几年前的一次研讨会上,笔者首次接触了“思维导图”,感触很深。回来后,在经过更为深入的一段学习和了解后,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历史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教与学策略。“思维导图”的图形与色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课堂活动力。后来接手高三一个“后进班”,为了摘掉

3、“后进”的帽子,笔者尝试用“思维导图”来优化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一开始学生感觉很新鲜,但要他们自己动手,却很不习惯,很不适应;坚持了一个月左右,学生开始熟悉并慢慢熟练做图了,兴趣也就开始不断提升,成绩逐渐提高,画思维导图也成为了学生一种学习习惯,欲罢不能了。下面谈谈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三历史教学的点滴思考:一、用“思维导图”优化第一轮复习,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综合、结构重组,形成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解决

4、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的课型。在第一轮复习中,很多老师都习惯于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依据对课标的理解和把握,结合高考的能力要求,以章节为单位,对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希望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就掌握基础知识,一步到位,往往是事与愿违,还会给学生带来“记忆之繁”和“记忆之难”的感觉,甚至给部分学生带来“记忆之烦”5的阴影。所以,第一轮复习我们不仅要阐述清楚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知识的准确记忆。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心理学原理,将繁杂的历史知识

5、点“要点化、线索化、条理化和网络化”,能非常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历史知识的“四化”。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三第一轮复习,就是要“以画图为途径,以课本为依托,以问题来驱动,教师在示范中引导学生构建章节导图”。在课堂上,教师以黑板为纸,动手执笔,学生看黑板,按教师的设问回忆基础知识,回答问题,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图,当教师把导图画完时,学生也把基础知识复习了一遍,这时教师的笔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致的,节奏是相同的。这个师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

6、也就是学生实现把平常所学的分散的知识串线、连片、结网的过程,这个复习过程也最为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清基本知识框架、记住基本的史实。例如,复习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为了使制图过程更加清晰可见,笔者预先准备了几张白纸和几支不同颜色的笔,课前,笔者就把白纸张贴在黑板中央。上课时,首先把本课主题的关键词——“开辟”用红色笔写在白纸的中央。然后,四条分支从不同方向延伸,分别代表“原因”“条件”“经过”和“影响”。课堂上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原因”“条件”“经过”和“影响”四个基本内容的自主探究。汇报时采

7、用合作互助形式,笔者边听学生汇报,边选择学生反馈中的有效关键词,把它填在相应的位置。学生汇报完成后,一张清晰、直观的“章节导图”也就制作完成了。二、用“思维导图”优化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把图读厚”。第一轮复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构建“章节导图”,有效地实现“把书读薄”,几本厚厚的教材教辅,制作成几十张直观生动的“思维导图”。但高考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只是“把书读薄”,无法根本上满足考试的要求。因此,第二轮复习我们就要在第一轮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把图读厚”,并在此过程中拓宽基础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8、和增强解题能力。要实现“把图读厚”,需要做好两点:第一,在“章节导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构建“单元导图”和“模块导图”。历史教材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首轮复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读教材,细读“章节导图”,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作纵向、横向联系的归类和整理,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单元主题整合“章节导图”。这样就可以将一轮复习中的分散的章节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形成“单元导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块导图”。最终形成“模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