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57036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农村中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中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探析 摘要为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功能。对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评价的策略关系到学生求知和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有效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30-03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
2、据的过程,也是对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检验,同时也是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其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一般我们所进行的诸如考试与测验之类的评价则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农村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堂评价仅仅停留在课堂的简单提问上,考查学生是否记住了老师所教的内容,而有效的课堂评价是通过“教”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提出自己对课堂内容的更深的理解。“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灾区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以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年在这片教学的贫瘠土壤中得以生根、发芽、结果。在课堂评价方面,语文教师逐步达成了一
3、个共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功能。对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评价的策略关系到学生求知和成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注重评价语言激励的有效性 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外部刺激,激活内心深处的推动力量。要做到有效的激励,教师要注重情感投入、灵活运用评价性的语言、评价的内容要实事求是。 1.情感投入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基于学生的课前充分的
4、准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有的同志总说“准备的很扎实,但学生不配合”,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孰不知,一堂课教师的情绪和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如果心事重重,情绪低落,是很难将一堂课讲生动的。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如“你很聪明”“你说的多好啊”“你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孩子”等等,通过褒奖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评价语言 苍白的评价语言,不会触动学生的感官,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运
5、用评价语言,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教师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一触即发的灵感,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不是预设的,而是自然生成的,灵活的评价语言在一堂成功的课上是浑然天成的。当学生答错了时,切忌运用苛刻的语言,或者不予任何评价,这将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思绪。 3.评价内容要实事求是 当然,激励学生,我们无论学生答对答错,一概给予表扬。激发学生潜在力量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该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学生答对如何评价?学生答错如何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真实情况,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
6、励。 二、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技能。纯知识的学习,只能培养一个又一个的“书呆子”。比如,如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对学生聆听能力的评价中,就要看看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在瞬间收集、筛选语言信息。例如:在听完一个故事后,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内容,当一个学生只记住内容的一点点,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评价,我想可以这样评价他的:“你真不错,如果再集中一点精力,你复述的会更全面,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认真听……。”用语言,用眼神去鼓励他,通过这样的评价,委婉地指出了学生聆听中的不足,引导学
7、生掌握聆听要集中精力。评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全身心的参与过讨论,从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要观察学生是如何积极解答问题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来评价学生。教学过程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的评价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达到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充分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万万不可对谁都是“你真棒!”,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评价没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