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

ID:14812950

大小:25.6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_第1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_第2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_第3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_第4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贾国法单红吴丽颖朱良松张迪王金芝[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早期消化管癌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内镜切除原则的食管、胃、结直肠等病变,病理提示早期癌、异型增生及胃肠道类癌,病变深度未超过黏膜下层,用针状刀、钩形刀(HookKnife)、IT刀(ITKnife)等器械进行ESD治疗,术后标本行精确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8例患者,ESD手术时间20-185min,平均62min,27例完整切除,切除率为96.4%,其中4例食管病变和7例胃病变,完整切除率100%,病变直径1

2、.0-3.5cm;13例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10例位于直肠、3例位于乙状结肠)及4例直肠黏膜下病变,完整切除率为94.1%(16/17),病变直径1.0-4.0cm,1例直肠平坦病变在剥离过程中发现有肌层的局部浸润,未完全切除,中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黏膜内癌7例,黏膜下癌(sm2)1例,轻-中度异型增生13例,胃类癌3例,直肠类癌4例。术中明显出血7例(25.0%),迟发出血2例(7.1%),术中穿孔1例(3.6%),均通过内镜措施处理痊愈。除1例行外科手术的未随访外,其余27例患者平均随访期22.6个月(3-4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ESD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

3、,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评估,治疗消化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是有效的,但也存在技术难度高、风险较大等缺点。[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内窥镜检查;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消化管癌及癌前病变得以发现,而这些病变通过内镜下切除可以获得传统外科手术的效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一次性完整剥离较大病变,切除彻底,残留率低,提供整块病理资料。我们采用ESD治疗符合内镜切除原则的早期消化管癌、癌前病变及胃肠道类癌,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情况

4、2007年12月至2011年5月间,我院对经内镜及病理确诊的28例消化管早癌、癌前病变及胃肠道类癌实施ESD治疗,男18例,女10例,年龄26-85岁,平均56.6岁。28例病变包括食管病变4例,胃病变7例,结直肠病变17例。二、选择标准食管病变选择中—重异型增生及黏膜内癌;胃病变选择IIa或IIa+IIc病变以及直径小于1.5cm的类癌,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浅层;结直肠病变选择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及直径小于1.5cm的类癌,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浅层。三、ESD方法1、器械:采用OlyppusGIF-Q260型电子胃镜,OlympusCF-H260AZI型电子放大结肠,超声微探头采用

5、OlympusUM2R、频率分别为12和20MHz,注射针,针状刀(KD-10Q-1),ITKnife(KD-610L),HookKnife(KD-620LR),HX-600-135金属夹,电活检钳,ERBEICC-300高频电发生器,YH-300A氩气高频电发生器(山东玉华电气有限公司)。ESD治疗时内镜头端附加透明帽。2、术前准备:同常规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手术方法、相关益处及风险。术前完善与外科手术相仿的各项辅助检查,上消化道ESD实施无痛胃镜(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下消化道在清醒状态下实施ESD操作,术中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测。3、操作方法:见图1-8

6、。内镜发现病变后,对于食管表浅病变,用Lugol液染色,确定病变范围,对于胃及结直肠病变,以0.4%的靛胭脂溶液染色,显示病变界限或边缘,对类癌病变术前全部行超声内镜评估,起源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1)用氩气刀(APC)于病变边缘5mm环周标记。(2)标记后进行黏膜下注射,配制注射液为生理盐水100ml+肾上腺素1ml+美蓝0.5ml,于病变边缘行多点黏膜下注射,每点2-5ml,食管和胃病变注射顺序为远端-两侧-近端,结直肠注射顺序为口侧-两端-肛侧,注射后病变均匀抬举(抬举征阳性)。(3)用针状刀或Hook刀沿标记外侧预切开病变环周黏膜。(4)用Hook刀或IT刀于病变下方对黏膜下层进行

7、逐渐剥离直至完整剥离病变,剥离层次始终保持在黏膜下层,术中随时追加注射,保持足够的液体垫,剥离过程中有意识电凝处理可见的血管,如明显出血,采取电凝或APC止血,部分较大病变在逐渐剥离至病变黏膜回缩到能用圈套器完整套住时行圈套切除。(5)对创面进行处理,显露血管用APC热凝,如见创面渗血或出血,用APC或金属夹止血,回收标本,展开用大头针固定于平板上。4、术后处理:根据ESD切除时情况及切除病变大小,术后禁食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