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79318
大小:22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9
《中医瘀久蕴毒所致恶性肿瘤精准干预策略的构建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科代码与名称学科评审组代码与名称成果登记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项目名称:中医“瘀久蕴毒”所致恶性肿瘤精准干预策略的构建与应用第一完成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电话:86633178邮政编码:310053推荐时间:17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2017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学科评审组:奖励类别:项目名称中文名中医“瘀久蕴毒”所致恶性肿瘤精准干预策略的构建与应用英文名Theoreticalstudyandapplicationofbloodstasisandtoxinbindingi
2、ntumorinitiation主要完成人张光霁,陈喆,那仁满都拉,朱爱松,申力,楼招欢,马忠俊,程汝滨,葛宇清,刘培,马小琼主要完成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推荐单位(盖章)浙江中医药大学项目名称可否公布项目密级定密日期保密期限(年)定密审查机构主题词病机;治法;证型;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三氧化二砷;丹参学科分类名称1中医学代码360102中医基础理论代码36040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卫生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任务来源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限300字)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Jak-STAT3通路在三氧化二砷联合隐丹
3、参酮协同抗肝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博导类,20123322110001)、省重大科技专项-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肝癌的研究(2012C13017-1)、国家自然基金(81001477、81274138、81202820)、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R2110231)、省自然基金项目3项(LY12H29003、Q12H280025、LY12H28005)发明专利(项)授权:3申请: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项目起止时间起始:2012年1月1日完成:2016年8月3日17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17二、项目简介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
4、健康的重大疾病,肺癌、乳腺癌和肝癌位居前三;大量文献报道,气滞血瘀型肿瘤临床最为常见。通过历代文献查阅,项目组对历代医家肿瘤病机认识进行梳理,结合现代临床,创新性地提出中医肿瘤瘀毒互结的相关理论,认为因瘀致毒、因毒致变、瘀毒互结是中医肿瘤的关键病机之一,首次提出消滞化瘀、以毒攻毒,瘀毒同治的肿瘤治则,首创中药砷注射液联合丹参酮胶囊抗肿瘤的治法,并通过以毒攻毒代表中药-三氧化二砷(As2O3)与活血化瘀代表中药丹参活性成分-丹参酮等联用加以验证。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团队承担了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省杰
5、青和省自然基金等9项课题,开展了As2O3注射液联合丹参酮胶囊抗肝癌、砷及其活性代谢产物与隐丹参酮单用或联用抗乳腺癌等作用和机制的系统实验研究;开展了小样本病例观察和理论与治法在8家医院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实验与临床的早期安全性观察。通过研究,项目组发现瘀毒互结是肿瘤的主要病机之一;据此提出中医肿瘤“瘀毒同治”的治法,经验证安全有效。明确了As2O3联合丹参酮胶囊抗肝癌的最佳配伍剂量;早期安全性评价明确了两者联用的LD50值及可能出现的急、慢性毒性表现。初步临床研究结果显示,As2O3和丹参酮胶囊联用抗气滞血瘀型肝癌安全有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砷
6、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单用或联合隐丹参酮抗肝癌、乳腺癌等作用与激活线粒体和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调控鞘脂-神经酰胺代谢途径有关;隐丹参酮抗耐药慢粒白血病与抑制eIF4E等激酶活性,下调Bcr/Abl蛋白水平等有关。项目组所在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学科基于国家重大疾病谱来阐释发病机制,对肿瘤病因病机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瘀毒互结是中医肿瘤的主要病机之一,提出瘀毒同治的治则,选用砷注射液联合丹参酮胶囊进行验证,是基于临床创新发展了中医肿瘤瘀毒互结致病理论,为中医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奠定了基础。成果在省内5家三甲医院和3家区县医院5000多例肿瘤病例
7、上进行了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形成一支由4名正高、9名博士组成的、平均年龄为41岁的研究团队,成员当选国家一级学会分会副主委2人次,省级学会主委、副主委、分会主委各1人;入选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和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各1人次;培养博、硕士11名。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42篇,SCI18篇(TOP3篇),引用次数62次。相关研究成果“中医肿瘤瘀毒互结致病的基础研究及应用”获2017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后续研究获国家自然基金3项。17四、第三方评价和应用情况17(限2页)1.第三方评价(1).论文及引用提供的SCI论文(TO
8、P3篇)他引62次,包括被CHEMICALREVIEWS(IF=45.661)、Biomaterials(IF=8.557)、Arch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