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

第三章_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

ID:1462913

大小:25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1-11

第三章_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_第1页
第三章_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_第2页
第三章_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_第3页
第三章_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_第4页
第三章_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_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儒学独尊 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第一节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第二节太学、郡国学和鸿都门学第三节察举制度第四节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第五节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第一节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重点)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提出董仲舒《对贤良策》(或称“天人三策”)二、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一)设五经博士(二)设立太学,置博士弟子(三)建立察举制度,以儒术取士三、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一)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二)儒经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第二节太学、郡国学和鸿都门学(了解识记)一、太学-官学中

2、最高级别的学校公元前124年设立教师:博士,以荐举和考试结合的方式选拔学生:博士弟子,由太常选拔或郡国学选送教学内容:儒家经典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都授”、次第相传考试:“设科射策”,以科定官二、郡国学-地方官学的主要形式始创于公元前141年的蜀郡,“文翁兴学”办学目的:一是培养本郡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二是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乡饮酒”、“乡射礼”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推行普遍的教化。三、鸿都门学-研究文学的专门学校创办于公元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为宦官集团力促创办学生由地方或三

3、公推荐学校以尺牍、辞赋、字画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独特价值:一是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需要的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二是作为一种专门学校,其创立了办学的新模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三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第三节察举制度(了解识记)一、察举制概述所谓察举又称荐举,就是“乡选里举”。察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再由中央考察核实后授予官职,它肇始于汉高祖,视步形成于文帝,定制于武帝,并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五百

4、年间生生不息,甚至宋元之际还起过作用。二、察举制的主要规定一是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政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科目有孝廉和秀才(茂材);诏举或称特科,有贤良方正或专门人才。三、察举制的利弊(一)成功之处:1、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2、高度重视人才3、颁布健全、严格的察举法规(二)弊端1、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造成作伪成风,流弊百出2、察举选才虽标明德才兼备,但实际是重德轻才第四节董仲舒 的教育实践与

5、教育思想一、《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重点)(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三)重选举以选用贤才《春秋繁露》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了解识记)“性三品说”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上品:“圣人之性”生性本善中品:“中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待王教而后善”下品:“斗筲之性”生性本恶,教化无用是对“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调和三、论道德教育(了解识记)(一)德教是立政之本“道之大原出于天”,把封建道德与封建秩序说成是人性生来就固有的,是上天所赋予的。(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

6、教育内容“五伦”“王道三纲”三、论道德教育(了解识记)(三)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1.正谊明道“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重义轻利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3.“强勉行道”道德修养要奋勉努力,且需慢慢积累4.“明于性情”“引其天性之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5.“必仁且智”四、论教学(一)精通教技,注重实效“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少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事取之。”四、论教学(二)多连博贯,约节反精“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

7、连之,见一空(孔)而博贯之,则天下尽矣。”“太节则知(智)陋,太博则业厌”四、论教学(三)强勉进取,持之以恒“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四)贱二贵一,虚静以求“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故君子贱二而贵一。”第五节王充的教育实践 与教育思想(了解识记)一、对谶纬神学的批判董仲舒创立的儒家神学发展成为一种叫谶纬的迷信学说。(一)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世儒学者好信师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道难问”(二)反对“但

8、拘一经”、“记诵章句”,主张“贵通”、“贵用”二、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了解识记)(一)关于教育作用与董仲舒类似,王充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人性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气有善恶”。人的善恶关键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