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中级讲义

《计量经济学》中级讲义

ID:14549893

大小:1008.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29

《计量经济学》中级讲义_第1页
《计量经济学》中级讲义_第2页
《计量经济学》中级讲义_第3页
《计量经济学》中级讲义_第4页
《计量经济学》中级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中级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计量经济学》中级讲义统计学院统计学教研室2009年9月编写/2010年3月修订第1章第1章引言§1现代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一、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稀缺资源配置二、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方法1.发现经济实践中的典型事实、经典现象与规律,用经济学原理进行相应解释;2.提出假说和理论,进行相应的建模(可以和数据没有关系);3.计量估计和推断,验证理论和现实是否相符;4.实际应用三、计量经济学相当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条件四、计量经济学基础公理一个例子:金融资产收益往往表现为自相关系数为零,线性模型往往无法精确预测,对资产收益的预测存在两种观点,其一:随机观点

2、:资产收益服从I.I.D序列,无法预测;其二:混沌观点:服从某种LogisticMap,因而可以精确预测。1.经济系统是一个随机过程,服从某种概率统计规律;2.经济(金融)现象(数据)是该随机过程的样本实现,称之为数据生成过程(DGP)。五、计量经济学目的1.概率统计规律怎样应用于经济分析;2.怎样表述经济理论;3.怎样进行经济学解释。§2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分析的局限一、经济现象是不可实验的,是许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许多条件增加进计量经济模型如:平稳性和同质性要求。一、计量工具不能识别经济间的因素关系,描述的是预测关系,并非逻辑上的因果关

3、系二、时变经济结构的存在第1章特殊自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1虚拟变量模型一、什么是虚拟变量1.问题提出2.虚拟变量定义二、虚拟变量设置规则1.设置原则2.0-1选取原则3.虚拟变量的作用三、模型设置1.加法模型:变截距模型公式21公式22公式23(一个两种以上类型变量)公式24(两个定性变量)2.乘法模型:变斜率模型公式25(分组线性回归)公式26(交互效应影响)公式27(分段线性回归)张晓峒教材P197的改进:可以根据下图,设置虚拟变量如下:,,图21虚拟变量设置规则以第②段作为对比基础,设置模型:公式28当,时,即为第②段,回归模型:公

4、式29当,时,即为第①段,回归模型:公式210当,时,即为第③段,回归模型:公式211可以验证,各段在端点处首尾相接。第一,验证第①段与第②段首尾相接,将分别代入式(2-10)和式(2-9),可得第二,验证第②段与第③段首尾相接,将分别代入式(2-9)和式(2-11),可得一、案例分析1.季节调整的虚拟变量法(详见高铁梅P79)2.国民收入与居民储蓄(详见庞皓P234)§2分布滞后模型一、基本概念1.滞后效应与滞后变量2.产生滞后效应的原因3.模型表示二、分布滞后模型估计1.对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处理(经验加权法、阿尔蒙法)2.对无限分布滞后模型处理(科

5、伊克变换和帕斯卡变换)三、分布滞后模型构造1.自适应预期模型2.局部调整模型一、自回归模型估计二、案例分析第1章特殊因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1离散因变量模型一、背景现实经济决策中经常面临许多选择问题,与连续型被解释变量不同,此时因变量只取有限多个离散的值。例如:投票、投资、交通。以这样的决策结果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称为离散因变量模型(modelswithdiscretedependentvariables)或称离散选择模型(DCM)。二、二元选择模型(Binary-choicemodel)以收入水平与汽车购买为例,往往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6、收入水平越高,购买汽车的欲望越高;第二,无法确知每个个体是否买车;第三,预测某个具有给定收入水平的个体买车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假定个体做某一特定选择的概率是个体特征的一个线性函数。1.线性概率模型(LPM)Tobit模型是其中一种。(1)模型形式:公式31式中,为第个个体的特征值,例如收入;;为随机扰动项。公式32随机变量有两种选择,其分布为两点分布:图31样本观测值公式33结合公式32和公式33,可以得到公式34然而,该模型存在严重局限。以为例,说明每增加一个单位,则采用第一种选择的概率增加0.05。假设用这个模型进行预测,当预测值落在[0

7、,1]区间之内(即取值在[4,24]之内)时,则没有什么问题;但当预测值落在[0,1]区间之外时,则会暴露出该模型的严重缺点。因为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1],所以此时必须强令预测值(概率值)相应等于0或1(见图1)。线性概率模型常写成如下形式,图32样本观测值公式35(2)LPM估计①具有非正态性表31随机扰动项概率分布概率10②具有异方差性公式36这时,若仍用OLS估计,仍为无偏一致估计量,但不是有效估计量。③可以采用WLS估计1.LPM模型的扩展LPM模型中的公式35的约束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假设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1,但实际中该事件根本

8、不会发生。反之,预测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0,但是实际中该事件却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