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表

年度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表

ID:14544806

大小:173.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29

上传者:jjuclb
年度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表_第1页
年度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表_第2页
年度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表_第3页
年度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表_第4页
年度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度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保监寿险〔2008〕262号关于报送2007年度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的通知各寿险公司:根据《关于印发<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06〕5号)精神,现将开展2007年度寿险公司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风险评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根据《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我会制定了《寿险公司法人机构2007年度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要求》和《寿险公司分支机构2007年度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要求》,请各公司按照要求报送法人机构2007年度非现场监管信息,并组织各分支机构(限于省级分公司)报送2007年度非现场监管信息。35 二、开业满三年的寿险公司应认真做好2007年度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工作,按时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并确保报送信息的完整、真实和准确。三、寿险公司法人机构2007年度非现场监管信息应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于2008年4月30日前报送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寿险公司分支机构(限于省级分公司)2007年度非现场监管信息应由分支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于2008年4月30日前报送当地保监局。四、各公司在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时,应同时列明定量指标的详细计算过程和指标值,并根据要求对定性指标进行详细如实描述。五、各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自评分,并注明评分理由。其中定量指标根据指标值所处区间按比例赋分。六、各公司应于2007年4月30日前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其中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中要求以表格形式报送的信息应以EXCEL表格文件填报,表格文件的格式应与本通知附件中表样的格式完全一致,不得改变报表形式或增减内容。表格文件表样可从保监会网站(www.circ.gov.cn)下载。七、各公司在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时,应注明公司负责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的联系人、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未尽事宜,请与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联系。35 联系人:常存、何玉东联系电话:010-66286201,010-66286626附件:1、寿险公司法人机构2007年度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要求2、寿险公司分支机构2007年度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要求二○○八年三月五日35 附件1:寿险公司法人机构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要求一、报送时间2008年4月30日前。二、报送对象2004年12月31日前开业的寿险公司。三、报送方式各公司应同时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文本正文采用Word格式,附表采用Excel格式,电子文本应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yudong_he@circ.gov.cn。四、报送内容(一)定量指标我会根据《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设计了《寿险公司法人机构定量指标填报表》(详见附表1),设置了各定量指标的计算公式和评分公式。各公司应从保监会网站下载该《填报表》,按照计算口径要求,准确如实填写基础数据,指标值及评分由《填报表》自动计算。1、资产风险评估指标(1)资产认可率①计算公式35 ②计算口径资产认可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2)不良资产比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不良资产”为2007年12月31日寿险公司不良资产的余额。“不良资产”口径同《保险公司不良资产状况表》(保险统计信息系统jcb013)中“不良资产”的口径。“总资产余额”为2007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期末余额。(3)外汇资产占比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外汇资产余额”为2007年12月31日寿险公司各项外汇资产折合成人民币的金额合计数。“总资产余额”35 为2007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期末余额。(4)投资资产比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本期投资资产平均余额=(2006年末投资资产+2007年末投资资产)/2总资产平均余额=(2006年末总资产余额+2007年末总资产余额)/2投资资产=《认可资产表》中“现金和投资资产小计”项目账面价值-“现金”项目账面价值“总资产余额”为2007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期末余额(5)资产组合变化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资产组合变化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6)最大单一机构投资比率①计算公式35 ②计算口径单一机构投资平均余额=(年初对单一机构的投资余额与年中各季末对该机构的投资余额之和)/5关联机构投资平均余额=(年初对关联机构的投资余额合计与年中各季末的对关联机构的投资余额合计之和)/5“关联机构”为存在关联方关系的机构。“关联方关系”的判断依据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即: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他们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则他们之间也存在关联方关系。“投资余额”为寿险公司在同一机构或关联机构的存款、投资该机构发行或提供担保的债券(不含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政策性银行次级债券)、投资该机构发行的股票的余额之和。“资金运用余额”的口径同《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表》(保险统计信息系统jsb012)资金运用“本期末余额”合计项目的口径。资金运用平均余额=(年初资金运用余额与年中各季末的资金运用余额之和)/52、负债风险评估指标(1)长期险保费收入增长率①计算公式35 ②计算口径长期险保费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2)短期险自留保费增长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短期险自留保费增长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3)险种组合变化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险种组合变化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4)退保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退保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5)短期险两年赔付率35 ①计算公式短期险两年赔付率=(本年和上年的赔款支出(减摊回赔款支出)之和+本年和上年的分保赔款支出之和+本年和上年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之和-本年和上年的追偿款收入之和)/(本年和上年的短期险自留保费之和-本年和上年的短期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之和)×100%②计算口径短期险两年赔付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6)综合费用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综合费用=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支出及佣金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支出及佣金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和“保费收入”“分出保费”指当年《利润表》中对应科目所列金额。(7)准备金变化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35 “准备金提转差”为当年《利润表》中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提转差的总和。“保费收入”指当年《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金额。(8)盈余缓解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盈余缓解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3、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评估指标(1)认可资产负债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认可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2)投资收益充足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35 投资收益充足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3)资产负债持有期缺口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平均持有期=∑Xi×Di其中:Xi为某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占总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比重;Di为该项资产、负债的持有期或继续期。(4)资金运用收益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实现收益”的口径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表》(保险统计信息系统jsb012)确定的口径相同。“资金运用余额”的口径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表》(保险统计信息系统jsb012)中资金运用“本期末余额”合计项目的口径相同。资金运用平均余额=(年初资金运用余额与年中各季末的资金运用余额之和)/54、管理风险评估指标(1)违规指数①计算公式35 违规指数=评估期内寿险公司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次数×20+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责令予以撤换、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处罚次数×20+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10万元以上罚款处罚次数×7+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10万元以下罚款处罚次数×5+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警告次数×3+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处罚次数×3+评估期内受到通报批评次数×2+评估期内受到监管意见书或监管谈话次数×1②计算口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与其他处罚措施并处时不计入。(二)定性指标1、资产风险评估指标(1)投资品种风险①寿险公司投资于各投资品种的金额及占比2007年12月31日,寿险公司投资于各投资品种如: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次级债、证券投资基金、买入返售证券、股票等的金额,各投资品种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情况。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2《寿险公司投资情况表》。②寿险公司各投资品种的分类情况2007年12月31日35 ,寿险公司上述投资品种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分布情况。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3《寿险公司金融工具分类分析表》。③寿险公司各投资品种的评级情况2007年12月31日,寿险公司不同等级投资的分布情况。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4《寿险公司不同等级投资品种余额表》。(2)交易对手信用风险①2007年12月31日,寿险公司各交易对手的投资余额及在投资余额总计中的占比情况,各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及变化情况。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5《寿险公司交易对手信用状况表》。②2007年12月31日,寿险公司不同信用等级的交易对手的投资余额及占比情况。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6《寿险公司不同等级交易对手投资余额表》。(3)资产认可率的变化情况2003年以来寿险公司的资产认可率、变化情况及变动原因。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7《寿险公司资产认可率变动情况表》。2、负债风险评估指标(1)产品定价风险35 ①寿险公司2007年度报送监管部门备案或审批的产品的预定利率、预定费率和预定发生率,是否合规,是否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8《寿险公司2007年新报送产品情况表》。②寿险公司各类产品中保费收入占比前五位的产品的保费收入、保费占比、预定利率、预定费率和预定发生率,以及产品定价的充足性和合理性。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9《寿险公司产品定价情况表》。(2)准备金计提情况①寿险公司是否严格按照保监会的有关要求计提各项责任准备金,2007年12月31日,公司按规定提取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数额、采用的评估利率和评估方法。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10《寿险公司准备金计提情况》。②寿险公司是否对准备金充足性状况进行评估;如果是,公司进行准备金充足性评估时采用的具体假设和测试结果(包括基准利率、基准场景下应计提的准备金、实际计提的准备金及二者差额)。寿险公司是否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对准备金充足性状况进行审计;如果是,审计结果如何。③35 寿险公司是否采用较法定要求更审慎的方法和假设计提额外准备金;如果是,2007年度公司计提的额外准备金的金额,计提额外准备金所采用的方法和假设。(3)再保险安排及再保险机构的信用状况①2007年,公司的再保险政策。②2007年,公司的成数分保、溢额分保、非比例分保及临时分保情况。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11《寿险公司再保险安排情况表》。③再保险机构的信用状况。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12《寿险公司再保险机构信用状况表》。④公司是否出现过临时分保无法分出的情况。3、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评估指标(1)变现渠道和机制①寿险公司在证券回购市场的交易情况,如:证券回购业务的资金规模,可进行回购业务的资产规模等。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13《寿险公司证券回购情况表》。②融资风险率融资风险率=卖出回购证券/(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③公司2007年末各类投资资产的变现能力。如: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债券、股票等投资资产可自由交易、限制交易的金额及占比情况。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35 14《寿险公司资产变现能力分析表》。(2)现金流测试结果①寿险公司是否定期进行现金流测试以监测公司的资产负债现金流匹配情况;如果是,公司进行现金流测试的频率,采用的测试方法和具体假设。②未来3年现金流测试的结果。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15《寿险公司现金流测试情况表》。③寿险公司是否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现金流管理策略。4、管理风险评估指标(1)依法合规经营情况①寿险公司是否在已制定的规章体系中充分体现法律法规的要求。②2007年度监管部门及公司内部审计,合规活动发现的违规行为。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16《寿险公司违规行为统计表》。(2)法律风险①寿险公司2007年法律诉讼案件数、已审理结案案件数和胜诉、调解、败诉案件占比。填写内容与格式详见附表17《寿险公司法律诉讼情况表》。②寿险公司2007年诉讼案件对公司整体经营及已销售产品的费用率、产品的定价、赔付率、退保率、公司的品牌等产生的影响。35 5、资产风险管理能力评估指标(1)投资决策机制①寿险公司的投资决策机构、投资决策机构成员组成及成员学历、经验;投资决策授权制度;投资决策的审查监督机制。②寿险公司的投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③寿险公司的投资目标和策略。(2)投资执行机制①寿险公司的投资操作流程;如何确保投资决策得到有效执行;如何确保投资运作按照投资程序进行。②是否建立了投资交易记录并对交易记录进行核对和存档。③寿险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是否对投资品种、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进行跟踪评估;是否定期对投资风险进行监测、评估、预警;是否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及时对投资风险进行管理控制。(3)投资绩效评价机制①是否定期对投资绩效进行分析及评价,投资绩效评价的频率;投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②对重大投资失误是否建立问责制度,并有效落实。(4)资金管理和运用权限①资金是否完全集中在法人机构统一管理。②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分支机构的保费是否及时足额上划。③35 对分支机构的资金收入、支出、上划情况是否及如何实施全程监控;是否定期对资金管理及使用进行核查。6、负债风险管理能力评估(1)产品开发管理①寿险公司是否成立专门的产品开发领导和决策机构;哪些部门和人员参与产品开发过程。②寿险公司的产品开发指导思想;产品开发时是否确立了明确的产品定位,并制定开发计划。③寿险公司的产品开发管理程序;新产品开发是否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新产品上市是否设定盈利水平或内含价值标准;是否由第三方对产品定价情况进行复审或提供建议;是否定期进行经验分析,对产品定价假设的合理性、充足性进行评估。④是否对产品的销售、盈利和风险情况进行定期跟踪评估,并及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产品策略;是否建立产品停售管理制度。(2)核保核赔①是否建立岗位明确、权责分明、分级负责、相互制约、规范操作的承保、理赔管理机制;寿险公司是否建立明确的核保、核赔标准;核保规则和理赔规则是否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是否制定相应指标对核保核赔情况进行监控跟踪;是否定期对核保核赔情况进行审计。35 ②是否配备专职核保、核赔人员;是否明确核保核赔人员的适任条件;对核保核赔人员进行哪些培训;是否建立核保核赔人员评聘、考核和奖惩制度,奖惩的依据包括哪些内容。③是否建立承保和理赔的分级授权制度;是否明确承保和理赔人员的授权范围及其职责;相应授权是否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是否定期对授权执行情况进行核查。(3)精算管理①总精算师是否与董事会、总经理建立了通畅的沟通机制;总精算师能否获得履行职责所需的数据、文件、资料等相关信息;总精算师能否参加涉及其职责范围内相关事务的董事会或专业委员会会议,并发表专业意见。②是否建立了精算部门与产品开发、财务、投资、风险管理等部门的协调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其在产品定价、准备金计提、预算管理、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③精算部门是否定期监控和预警公司偿付能力和财务状况,公司在进行战略规划或重大经营决策时是否听取精算部门的意见。(4)再保险安排①是否成立了再保险部门或有专职人员负责再保险事项;是否明确再保险专职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及经验要求。②是否有明确的再保险指导原则;公司的再保险决策程序和分保管理流程;分出业务时,是否对分入方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精算、财务、核保、理赔等相关人员是否参与再保险决策。35 ③是否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及时、足额的安排再保险;是否定期对再保险安排进行评估并不断改进。7、资产负债匹配风险管理能力评估(1)资产负债匹配管理①是否建立了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机构、部门或体系;是否在精算、投资、财务等部门之间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关于资产负债管理的沟通的频率如何;是否建立明确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和流程。②是否树立了以资产负债匹配为主导的投资理念;是否根据负债的特点(如现金流、久期、收益率要求等)进行资产的战略配置。③是否建立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是否定期对资产负债匹配情况进行分析、测试;是否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投资战略。(2)资金流动性管理①是否配备专门称职的人员或岗位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否明确资金流动性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及经验要求。②是否定期对现金流进行分析、测试和管理;现金流测试的频率如何。③是否在现金流测试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资金流动性管理策略;流动性管理策略是否充分考虑资产的类别,可变现性、市场容量等;是否具备顺畅的融资渠道。④35 是否建立流动性的监测和预警机制;是否制定流动性问题的应急方案。8、管理风险管理能力评估指标——公司治理(1)基本结构①寿险公司是否构建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架构。②董事会、监事会下设了哪些专门委员会;是否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和外部监事制度。③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2)决策机制①寿险公司的股东构成;股东资格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寿险公司是否能够保护股东合法权益,公平对待所有股东,是否存在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况;寿险公司股东是否有占用公司资产的行为,寿险公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对公司的影响如何,公司是否履行了报告和披露义务;股东大会能否、是否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发挥其职能。②董事的姓名、学历、经验;2007年度各董事参加董事会情况;董事的选任程序是否符合规定。③董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董事会是否具备足够的控制力和调度力。(3)执行机制①35 从股东大会到董事会再到经营管理层的决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高效。②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级管理人员资格是否符合保险监管机构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业务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③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按董事会制定的战略规划开展工作;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实效性;是否存在“内部人控制”情况。④高级管理层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职责分工是否合理适当;经营上是否稳健并能及时识别和管理风险。(4)监督机制①独立董事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独立董事的选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②独立董事是否具备独立性,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独立董事是否尽责。③监事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监事的选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监事会的结构是否合理;下设专门委员会是否具备独立性;监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外部监事是否具备独立性,是否尽责。(5)激励约束机制及问责情况①寿险公司是否建立薪酬与公司效益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制定的激励政策及其制定程序是否合理。35 ②是否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③是否建立公正、公开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层成员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④是否建立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层成员的问责制度。9、资本和盈余管理情况(1)寿险公司未来三年的业务发展规划和资本运用规划;是否根据资本情况,进行中长期业务规划;业务规划中是否考虑业务发展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2)寿险公司近三年的盈利情况,未来盈利能否为未来业务发展提供支持;公司在可能面临偿付能力不足时,股东是否具有持续出资的意愿和能力,是否具备发行次级债的条件。(3)寿险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及2003年以来的利润分配方案。附表:1、《寿险公司法人机构定量指标填报表》表样2、《寿险公司投资情况表》表样3、《寿险公司金融工具分类分析表》表样4、《寿险公司不同等级投资品种余额表》表样5、《寿险公司交易对手信用状况表》表样6、《寿险公司不同等级交易对手投资余额表》表样7、《寿险公司资产认可率变动情况表》表样8、《寿险公司2007年新报送产品情况表》表样35 9、《寿险公司产品定价情况表》表样10、《寿险公司准备金计提情况》表样11、《寿险公司再保险安排情况表》表样12、《寿险公司再保险机构信用状况表》表样13、《寿险公司证券回购情况表》表样14、《寿险公司资产变现能力分析表》表样15、《寿险公司现金流测试情况表》表样16、《寿险公司违规行为统计表》表样17、《寿险公司法律诉讼情况表》表样35 附件2:寿险公司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信息报送要求一、报送时间2008年4月30日前。二、报送对象2004年12月31日前开业的寿险公司分支机构。三、报送方式各公司应同时报送非现场监管信息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电子文本的报送地址请与当地保监局联系确认。四、报送内容(一)定量指标我会根据《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设计了《寿险公司分支机构定量指标填报表》(详见附表18),设置了各定量指标的计算公式和评分公式。各公司应从保监会网站下载该《填报表》,按照计算口径要求,准确如实填写基础数据,指标值及评分由《填报表》自动计算。1、业务风险评估指标(1)标准保费增长率①计算公式35 ②计算口径“标准保费”按保监会《关于在寿险业建立标准保费行业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04〕102号)的规定折算。(2)长期险保费收入增长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长期险保费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长期险保费收入”是指1年期以上的人寿保险、健康险、年金等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3)短期险自留保费增长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短期险自留保费增长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短期险”是指1年期以内(含1年)的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35 (4)退保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退保率的计算口径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3年第1号)。“退保金”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长期险责任准备金”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寿险责任准备金与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之和。“长期险保费收入”是指1年期以上的人寿保险、健康险、年金等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5)团体业务保费13个月持续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团体业务”指投保人为团体的人身保险业务。“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团体长期险保单保费收入”(分母)包括趸缴和期缴团体长期险业务保费收入。“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团体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13个月仍然有效的保费收入”35 (分子)指分母中趸缴保单保费收入部分扣除其退保、部分退保和给付支出后与期缴保单在评估期的保单有效期内续保保费收入之和。“团体长期险保单”是指1年期以上的人寿保险、健康险、年金等团体保单。(6)团体业务保费25个月持续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团体业务”指投保人为团体的人身保险业务。“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团体长期险保单保费收入”(分母)包括趸缴和期缴团体业务保费收入。“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团体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25个月仍然有效的保费收入”(分子)指分母中趸缴保单保费收入部分扣除其退保、部分退保和给付支出后与期缴保单在评估期的保单有效期内续保保费收入之和。“团体长期险保单”是指1年期以上的人寿保险、健康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团体保单。(7)个人业务13个月保费继续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个人业务”指投保人为个人的人身保险业务。35 “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长期险新单”不包含趸缴件、犹豫期撤单件、发生理赔终止件、免缴、注销、迁出、人为停效、效力终止及转换终止。宽限期内收到的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13个月的实收保费”(分子)。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在前13个月内新增的附加险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13个月的实收保费”(分子)。(8)个人业务保费25个月继续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个人业务”指投保人为个人的人身保险业务。“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长期险新单”不包含趸缴件、犹豫期撤单件、发生理赔终止件、免缴、注销、迁出、人为停效、效力终止及转换终止。宽限期内收到的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25个月的实收保费”。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在前25个月内新增的附加险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二年度生效之个人长期险保单于生效后第25个月的实收保费”。(9)个人业务新单折标率35 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个人业务”指投保人为个人的人身保险业务。“标准保费”按保监会《关于在寿险业建立标准保费行业标准的通知》(保监发〔2004〕102号)的规定折算。(10)每元保费现金净流量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口径与《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保费收入”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11)承保费用率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①计算公式承保费用率=本期自留保费②计算口径“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摊回分保费用”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35 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12)短期险赔付率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短期险”是指1年期以内(含1年)的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赔款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分保赔款支出、摊回赔款支出、追偿款收入、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各项目的口径与《保险公司利润表》中对应项目的口径相同。2、管理风险评估指标(1)学历状况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员工总数”不包括营销员。(2)专业技术资格状况①计算公式②计算口径35 “高级技术资格人员”包括精算师、准精算师、高级核赔师、高级核保师、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统计师、LOMA考试全科通过者、国家司法考试通过者,以及国家承认的其他高级技术资格。“中级技术资格人员”包括核赔师、核保师、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统计师,以及国家承认的其他中级技术资格。“初级技术资格人员”包括助理经济师、助理会计师、助理工程师、助理统计师,以及国家承认的其他初级技术资格。“员工总数”不包括营销员。(3)营销员持证率计算公式:(4)员工离司率计算公式:(5)营销员13个月留存率计算公式:(6)违规指数①计算公式:违规指数=评估期内寿险公司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次数×10+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责令予以撤换、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处罚次数×10+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10万元以上罚款处罚次数×35 7+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10万元以下罚款处罚次数×5+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警告次数×3+评估期内寿险公司受到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处罚次数×3+评估期内受到通报批评次数×2+评估期内受到监管意见书或监管谈话次数×1②计算口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改正、责令退回所收保费、责令转回财产与其他处罚措施并处时不计入违规指数。(二)定性指标1、依法合规经营制度及其有效性和监管政策的执行力①寿险公司分支机构是否在已制定的保险公司规章体系中充分体现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②经营活动是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附表:18、《寿险公司分支机构定量指标填报表》表样35 主题词: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信息通知35 抄送:各保监局,国有保险公司监事会。编录:韩春明校对:常存中国保监会办公厅2008年3月10日印发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