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措施1、《孔子与启发式教学》作者:靳乃铮中国教育史话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上有许多贡献,其中关于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至今对我们还有所启发,有所借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在他之前,人们所掌握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强灌硬填的注人式。这种教法不管学生的情况如何,不择手段(甚至采取野蛮的体罚)强迫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文字的形象中都有反映。例如:教学的“教”字,在甲骨文里写作“×××显然,左边“×”表示学生,右边的“×”代表教师,垂直一竖,是一条棒。所谓“教”,就是教师手持大棒迫使学生学习。这从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的记载中也可得到印证
2、,如“朴作教刑”。这就是说,未经加工的棍棒便是保证教学的工具。此类情况也并非中国特有,在古埃及的考古发现中,也有“男孩的耳朵长在背上,打他,他才听”的记载。从孔子起,这种情况才开始有了转变,这就是他所倡导的与注人式对立的启发式教学。孔子在他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好学、乐学,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的著名论断。按朱熹的解释,债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曰开共意,发曰答其词。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启发”一词,就是以此为源的。总起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
3、于察颜观色,调查研究,当学生欲知而不知,想说又说不出时,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悱”,这时他们的注意力必然是集中的,思维是锐敏的,想象是活跃的,老师略加点拨就可豁然开朗。如果告诉他这一角,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角,便不再往下教。这一思想的意义,就在于提出了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尊重学生自觉的新思想,推动了教学工作的进步。这比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启发式谈话法”,不仅早了将近百年就其内容说也要丰富得多。孔子不仅描绘了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而且还指出其中心问题是让学生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学习中要思考,思考不能脱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目的。为此,他总结出“
4、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的著名原则。把“学”与“思”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孔子也接触到了教学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系问题。他推崇“闻一知十”、“温故知新”、“告诸往而知来”、“举一反三”等。孔子在他一生的教学实践中,还创造了一些实行启发式教学的良好方式和方法,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发扬的。在教学方式上,孔子改变了那种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板着面孔说教的注人式教学,而广泛使用了启发式问答的方式。他不但经常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而且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问教师。仅据《论语》中的记载,就有他的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达一百多次,如“问仁”
5、、“问礼”、“问政”、“问孝”、“问知”、“问士”、“问友”、“问耻”......特别值得学习的是,他在问答中讲民主。对于学生中超过了老师见解的回答,他就公开表示向学生学习。他对子夏就说过:“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即启发我的是子夏啊!他对颜回的“闻一知十”的聪明,公开承认自愧不如。他对于学生中凡能提出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的,也要给予“大哉问”、“善战问”的很高褒奖,鼓励学生深人思考,发现问题。他所不满意的也正是那些“学而不思”、“不日如之何如之何”的学生。这实在是非常可贵的思想。我们常说:学问、学问,问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而注入式教学恰恰要求学生“但听勿问”。因而,鼓励学生提
6、问不能不说是孔子的一大贡献。鼓勋学生提问,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教学质最;同时,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人学习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孔子也常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论语》孔子也常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论语》中记述的讨论情况也有多处。例如《论语·先进篇》关于各言尔志的讨论就很有意思。孔子一开始先作动员说:“我虽比你们年龄大些,你们却不可因此而拘束,不敢畅所欲言。”然后提出问题说:“平时你们常有怀才不遇的说法。如果你真的遇到了知己,让你掌权,你将怎样办呢?”显然,问题是切合学生实际井带有启发性的。于是学生们侃侃而谈,各述己志。讨论中,发现一些与
7、自己不合的观点,他也不加斥责而只是笑笑而已,既不打断学生的发言,也不立即下评语。学生有不愿意发言的,他加以鼓励说:“说说自己的想法罢了,这有什么关系。”结果,本不想发言的学生也讲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得到了孔子的好评。由此可见,他组织的讨论是很成功的。他能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又能根据学生思想状况,拟出富有启发性的题目,诱导学生踊跃发言。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也是非常巧妙的。首先,他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提出:“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