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之比较

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之比较

ID:14440052

大小:207.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28

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之比较_第1页
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之比较_第2页
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之比较_第3页
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之比较_第4页
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之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南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专业历史学年级2007题目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之比较——以二者《劝学篇》为中心学生姓名海韵学号07034017指导教师姓名秦熠职称讲师2011年5月7日中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1(一)问题的提出2(二)

2、文献回顾2(三)相关概念界定3二、历史洪流中的两位教育思想家4(一)西潮冲击下的历史关头4(二)两位教育思想家的实践4三、张之洞和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比较:以两部《劝学篇》的文本对比分析为中心5(一)对传统思想遗产的态度51、对传统儒学的态度52、对传统思想遗产与西学关系的认识6(二)教育的对象71、两部《劝学篇》的教育对象及倚重人群72、从两部《劝学篇》行文风格看其教育对象7(三)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81、对人的思想塑造82、教育与民族独立9(四)教育核心:治学理念91、实学教育102、教育的程序10四、宏观背景下看两者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11(一)相似

3、历史背景下的思想契合11(二)相似历史背景中暗含的本质不同——走向分歧121、二者时代背景的再比较122、二者个人经历的再比较14II五、社会影响: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其原因15(一)二者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实践所产生的结果151.张之洞——“种豆得瓜”162.福泽谕吉——“种豆得豆”16(二)两种结果的深层原因分析161、路径选择——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162、政治原因173、社会原因17余论17(一)对张之洞所持“中体西用”理论的个人见解17(二)中国近代化改革受挫原因分析18(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18注释18参考文献21致谢23II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

4、思想之比较——以二者《劝学篇》为中心摘要: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叩关,先后揭开了中日两国近代化改革的序幕。而在这两个后进的近代化国家中,教育成为近代化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在中日两国的近代教育史上,张之洞和福泽谕吉是两个绕不开的人物。张之洞有阐述其“中体西用”思想的《劝学篇》,福泽谕吉亦有表达其民族教育思想的《劝学篇》。中日两部《劝学篇》均在其国内引起了重大影响。然而,相似的时代背景,相类的教育思想,却导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近代化道路。本文资以这两部同名著作为中心,通过比较张之洞与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以图探索其中原因。关键词:《劝学篇》;张之洞;福泽谕吉;“中体

5、西用”AComparisonbetweentheThoughtsofEducationofZhangZhidongandFukuzawaYukichi——On“QuanXuePian”AstheCenterAbstract:TheintrusionofcapitalisticcountriesfromEuropeanandAmericanhasopenedthemodernisticreformsinChinaandJapan.What'smore,educationhasbeenthesignificantpoweronraisingtheseref

6、orms.Andreferringtotheeducationalhistoryofmodernism,it'snodenyingthatZhangZhidongandFukuzawaYukichihaverespectivelymadeamonumentalcontributioninthesetwocountries.Whilethewell-knownviewpoint“Chinesebodyandwesternmeans”hasbeenprofessedinZhang's“QuanXuePian”,FukuzawaYukichialsodecl

7、aredhisownnationaleducationopinionsinhispersonal“QuanXuePian”.Definitely,bothoftheseeditionshavemadedistinguishimpactonChinaandJapan.Nevertheless,theywereleadedtotwocontradictivewaysalthoughwithinthesimilarbackgroundandeducationalcreeds.Sofromthispoint,thearticleaimsatfiguringou

8、tthereasonswhythetwocountrieschoosedifferentwa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