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

ID:14431481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8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_第1页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_第2页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_第3页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_第4页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2014-02-2409:56 浏览次数5438粤教高函〔2014〕8号  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粤府〔2013〕17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决定实施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现将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2014年1月16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粤府〔2013〕17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四重”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3〕25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决定实施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以下简称“创新强校工程”)。为做好“创新强校工程”的组织实施工

3、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1.加强统筹。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引领作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紧紧围绕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统筹考虑高等教育发展各方面要素和资源,有效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2.分类指导。充分发掘各级各类高校的发展潜力和办学特色,按照“扶需、扶特、扶优”原则加强分类指导与支持,引导不同办学层次、不同办学类型的高校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3.高校自主。各高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自身建设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制订并实施本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充分发挥高

4、校在“创新强校工程”中的主体作用,增强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水平。4.重点突破。各高校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找准制约自身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汇聚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进行重点攻关,以重点领域的有效突破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5.注重实效。创新资源配置方法,财政资金安排由事前单项竞争为主转为综合打包奖补和事后奖补为主,奖补资金向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建设成效突出、管理规范、引领示范作用明显的高校倾斜,增强“创新强校工程”建设的实效性。(二)总体目标围绕我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高校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和落实高校办

5、学自主权,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更趋完善,努力创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示范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更加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领域取得新突破,高校“四重”建设(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平台、重大科研项目)在全国的排位显著提升;高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有若干所高校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二、建设内容“创新强校工程”着眼于全面提升全省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

6、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支持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促进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在办学过程中注重科教结合、彰显协同育人,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全过程。重点探索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综合评价

7、机制;建立能统筹整合和发挥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开放、高效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等。在协同机制创新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协同创新中心和协同育人平台,切实促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的深度融合与互补共赢。重点载体: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育人平台)培育、高教园区资源共享平台、区域性行业性大学联盟、高职职教集团等。(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