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311515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7
《2,余红:局部探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局部探究:让课堂教学更有时效性——“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课例及反思贵州省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余红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在探究学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赞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但是一线教师面临着教学任务的限制和升学压力,如果整节课都采用探究活动的方式,那么教学任务往往难以完成,导致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因此,将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进行合理整合、有机渗透,把握好“探究”的一个度,使得课堂教学既能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和快乐,又能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能妥善处理好“成绩是上帝
2、”下的素质教学问题。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局部探究教学方法,这里说的局部探究指的是,根据教学特点,围绕某一个专题或问题,从课堂中拿出10—15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体验过程。这种方式既关注学生学习主体的同时,又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解决了课堂中学生探究和教学效率的矛盾。笔者就“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必修第二册B下)一节课进行富有成效地局部探究教学尝试,以供大家参考讨论。一、课堂教学简录教师:斜线与平面有哪些位置关系?学生们:直线与平面平行,相交,直线在平面内。教师(用一支笔、一本书演
3、示直线与平面相交的不同位置):请大家观察,从这些平面的交线中,你有什么思考?学生1:这些直线与平面都相交,但是它们与平面的倾斜程度不一样。学生2:其中有些直线与平面是垂直的。这些直线是平面的垂线。教师:那么,那些与平面不垂直的直线,你们能给它一个名字吗?学生们:应该是平面的斜线吧。教师:为什么这样定义。学生3:“垂直”的反面就是“斜”相交。例如初中学过的过一点与直线的交线中,有一条是垂线,其余的都是斜线。7教师:真棒。你们知道吗,你们无意中应用了类比法。平面的斜线就按你们所说的定义吧。(学生们自信微笑)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呢?(同时转动手中的笔)学
4、生4:研究直线与平面的倾斜度大小。教师:不错。用哪个角来刻画直线与平面的角度呢?(学生思考片刻,无法作答)教师:回顾一下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直线的夹角是怎么定义的?学生们: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直线相交较小的角是两直线的夹角。教师:找一下它们的共同点。学生们(顿悟):用最小值来定义。教师:很好。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也遵循这个最小值法则,那么斜线与平面中所有直线的角中哪个最小呢?请大家和同桌一起,用笔、本子、量角器等找一下。学生们马上行动起来。(三分钟)教师:谁来说一下你们的发现。学生5:我们测量了六个角发现好像斜线与它在平面中的射
5、影的角最小。(有同学点头赞同)教师:看来你们测量了许多角。这个结论比较可靠,尽管如此就可以用它来定义斜线与平面所成角吗?学生们:不行,还需证明。教师:那么你们试着证明你们的发现。(教室安静下来,同学们边写边画,积极思考。8分钟)教师:讲一讲你们的证明方法。学生6(上讲台):7如图:全班掌声响起。教师:很棒!老师没想到这个方法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7:我是参考课本的解答,我用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上图:教师:学习中会参考资料,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很好,会学习。学生8:我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图中,。部分同学:不对。因为三个角不在一个平面内
6、。7教师:你认为大家的意见对吗?(学生8恍然大悟,点头同意)教师:不错,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问题可能也是很多同学的问题,希望大家注意。教师:OK。我们来回顾一下前两位同学证明方法中的共性。师引导生:1、求最小角时,常任取一角并用其他角与之进行比较。2、比较角的大小时可以通过三角函数值进行比较。3、求角的大小可以通过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得到。教师:翻开课本第48页,阅读黑体字,这就是最小角定理。课本的证明是向量法,自己下去学习。(停留2分钟,学生们进行整理和批注。)教师:两直线夹角的范围为,那么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多少?(再次演示手中的笔和书
7、本)学生们:应该是。教师:时,直线与平面垂直,能为吗?学生们:不能,因为直角三角形中不能有角。教师:我们来观察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平行于平面的位置情况。试着用定义来看它们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学生(思考片刻,顿悟):可以等于,此时直线与它们在平面内的射影为其本身。教师: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应该是。下面我们该做什么呢?学生9:要会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教师:下面来检查一下你们自己对定义的理解。打开课本第48页,请自己解答例1。(3分钟)教师:对照例题的解答自己批改。教师:补充例2:学生思考4分钟。教师边板书边分析,引导学生共同解答。(解答略)教师:
8、从这个题,我们有怎样的反思呢?7师生共同:求斜线与平面的角的基本步骤:1找(证明哪个角是线面角)2证(解三角形)。(停留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