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

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

ID:14298545

大小:4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7

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_第1页
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_第2页
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_第3页
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_第4页
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食用油脂的掺伪检验技术姓名:杨凯班级:B食品102学号:1010308208得分:摘要: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油脂的质量标准也日益要求严格。但是由食用油引起的安全问题屡屡发生,食用油脂的掺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而且削弱了油脂工业的发展速度,对我国油脂业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既然,这样的行为很难杜绝,我们就应该多了解食用油掺伪的检验技术,来帮助我们吃上放心油。目前油脂行业已经研究和应用了许多新的检测技术,主要集中在检测精度高,选择性好,检测程序简单、快速、简便,可以完成在线检测;降低有

2、机试剂用量,减少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对环境友好和无损伤检测等新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开发等方面。关键词:食用油脂掺伪检验检测技术1.食用油脂的总体概况及掺伪食用油脂的现状天然油脂是各种酰基甘油的混合物,没有确定的熔点和沸点,仅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范围。油脂的熔点一般最高在40~55℃,沸点~般在180~200℃之间。油脂经过精炼(沉降、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后,可提高油脂的品质,改善风味,延长油脂的货架期。不法厂商惯用价廉、量大的植物油脂,如棕榈油、菜油等掺兑入优质油品中,降低生产成本,从中牟取暴利;还有的厂家将国家禁用的有毒物掺入

3、食品之中。例如,在食用油中掺入有毒的、非食用的矿物油、桐油、大麻油等。桐油中含有桐子酸(9,1l,13十八碳三烯酸)的甘油酯,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人食用后,能引起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肾功能,甚至呼吸困难,抽筋,心脏麻痹而身亡。所以,将工业用的桐油掺兑人食用油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2.食用油脂的掺伪检测方法2.1对掺伪矿物油的检测方法2.1.1理化检测方法2.1.1.1三氯化锑-三氯甲烷界面法用于花生油、菜籽油中混入桐油的检验。取油样lmL注入试管中,沿壁加入lmL1%SbCl3一HCCl3溶液,使试管内分为两层,然后在40

4、℃水浴中加热约10min,如有桐油存在,则在两层溶液分界面上出现紫红色至啡色环。2.1.1.2亚硝酸法8用于大豆油、棉籽油或深色食用植物油中混入桐油的检验。取油样5~10滴于试管中,加2mL石油醚,使油溶解(如有沉淀物时,过滤一次),在溶液(或滤液)中加入lgNaNO2和1mL5mol/LH2SO4,摇匀后静置,如有桐油存在,则溶液出现混浊状态,如混入2.5%桐油,则有絮状团块析出,开始呈白色,放置后变黄色。2.1.1.3硫酸法用于大豆油、棉籽油或深色食用植物油中混入桐油的检验。在白瓷板上加油样数滴,加浓H2SO4。l~2滴,

5、如有桐油存在,则出现深红色并凝成固体,颜色逐渐加,最后变成炭黑色。2.1.1.4苦味酸法用于大豆油、棉籽油或深色食用植物油中混入桐油的检验。取油样lmL注入试管中,加饱和苦味酸的冰乙酸3mL,如油层呈现红色,则表示掺(混)桐油。2.1.2仪器分析方法薄层色谱法(TLC法)。TLC简便、设备材料费低廉,既可用于无机物,也可用于有机物检测;既可定性,也可半定量甚至定量,分析速度也较快(通常优于纸层析法)。它在食品(含食用油)掺假的检测中应用很广泛。FranzkeC等[1]以以硅胶G浆制薄板,在120~130℃加热活化(去水分)l0

6、min,用己烷为展开剂,对食用油进行薄层分析,用10%磷钼酸的乙醇溶液喷雾,再在150℃加热,薄板上呈现蓝、黑色斑点,Rf≥0.3的斑点代表矿物油存在;Rf≤0.2表示是食用油。此步骤可检出食用油中低至0.1%的矿物油。2.2对掺伪价廉杂油的检测方法2.2.1理化检测方法2.2.1.1碘值测定法此方法一般需要在暗处静置30min,碘值大于1309I/1009时,需静置60min。本文采用加乙酸汞的方法,只需静置5min即可,测定一个碘值约需10min。一些碘值与其他油相差较大的油中混入(掺人)其他油品时,测量碘值可以很快地判断

7、出掺伪与否,通过外观及其他理化指标判断出混(掺)入油品种后,可以很快地计算出混入油的含量,而不必去做脂肪酸组成分析。连续生产中,由于知道两种油的实际碘值,控制油品的混入量时更方便及时。2.2.1.2熔点测定法熔点作为某些油脂的特征指标,反映出了不同种油脂的不同特点。每种油脂都有一定的熔点范围,通过测定油脂的熔点(ACCSCc3—25法)可以判断出油脂的纯度。因此,熔点常作为方便面等厂家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2.2.2仪器分析方法2.2.2.1中红外光谱检测油脂的掺假8中红外光谱是波长在2500~25000nm(波数为4000~4

8、00em。)的电磁波,物质在此范围的吸收峰是基频、倍频或合频吸收,具有分子结构的特征性,不同化合物有其特异的红外吸收光谱,其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和强度均随化合物及其聚集态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根据化合物的光谱,就可以象辨认人的指纹一样确定该化合物或其官能团是否存在,从而定性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