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66245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5
《肝血管瘤的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血管瘤的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肝血管瘤对疗效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2013年3月,将39例肝血管瘤病例分为两组。A组18例选用Terumo5FRH导管超选择插管,注入碘化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及1mm×10mm明胶海绵条栓塞动脉。B组选用Terumon2.7FProgreat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注入利多卡因、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及直径350-560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动脉。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和病灶碘油和药物乳剂的完全充填率。结果两组中重度不良反应比例不同,B组为9.5%,对照组为50%。病灶完全填充率B组为100%,对照
2、组为76%。结论肝血管瘤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微导管行精细栓塞可以提高病灶碘油药物乳剂的充填率,降低不良反应,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对比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常见良性肿瘤,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激素刺激,毛细血管组织感染等存在联系。以单发多见,男女之比为1:3,可以分为小的毛细血管瘤和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常无明显症状,病灶较大时,有腹部包块,胃肠道症状,压迫症状,恶心呕吐等症状。如病灶持续增大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手术治疗因创伤较大,部分病人不能耐受。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成熟应用,使肝动脉栓塞治疗突显出创伤小,成功率高,中远期疗
3、效佳等优点,成为患者易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1-2]。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将接受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采用不同介入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根据介入操作方法和时期分为两组,A组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32-45岁,其中单发12例,多发6例,病灶总数25个,瘤体最大直径4.5-12cm。B组21例,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30-48岁,其中单发14例,多发7例,病灶总数31个,瘤体最大直径4.6-11.5cm。各病例术前超声和CT检查诊断为肝血管瘤,术前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
4、正常。 1.2方法 用seldinger股动脉穿刺插管,常规行肝动脉DSA造影术。了解肿瘤大小、部位、及供血血管情况。DSA证实为血管瘤后,A组选用Terumo5FRH导管超选择插入肝右或肝左动脉,在靠近肿瘤血管分支处注入平阳霉素4-8mg和超液态碘油10ml的混合乳剂(乳剂用量视病灶大小而定)。注完后选用1mm×10mm明胶海绵条栓塞血管。B组选用Terumo2.7FProgreat微导管超选择插入肝右或肝左动脉后,在深入至肿瘤病灶供应血管内,避开正常血管。注入1%利多卡因4ml稀释平阳霉素4-8mg和超液态碘油10ml制成的混合乳剂(乳剂用量视病灶大小而定)。注完后
5、选用直径350-560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病灶血管。手术完成后,退导管,再行DSA造影,明确栓塞完成后拔管,加压包扎股动脉穿刺点,术后复查随访。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χ2检验。结果 2.1影像学表现 治疗前常规行DSA造影,所有病灶具备血管瘤电信特征:动脉早期见明显肿瘤染色,病灶呈“C”形,“爆米花”形等形状的造影剂浓聚影,造影剂排空明显延迟,可延迟至静脉后期,为典型的“早出晚归”改变。大多数病灶供血动脉增粗或扩展不明显。 2.2术中不良反应 术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分为轻、中、重3度。轻度不良反应:上腹部轻隐痛,稍有恶心感;中度不良反应:
6、上腹部胀痛,可以忍受,有恶心,呕吐等;重度不良反应:在轻度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有上腹部胀痛、疼痛难忍、发热、血压下降等。 A组病例术中的不良反应明显较B组重。A组患者术中的中重度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组,必须用吗啡或哌替啶等止痛药物辅助缓解症状。部分A组病例因不能忍受疼痛和出现血压下降、呕吐等症状而终止栓塞治疗,使部分病例病灶不能完全填充碘油和药物乳剂。两组病例的病灶完全充填率和中重度不良反应比例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A、B两组病例病灶混合乳剂填充及不良反应情况[例数(%)] 组别 例数 病灶数 病灶充填 不良反应 轻度 中度 重度 A
7、 18 25 19(76)a 3(16.6) 5(27.8)a 4(22.2) B 21 31 31(100) 4(19) 2(9.5) 0 a:P<0.05与B组比较 2.3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前3个月每月随访,以后随访时间逐渐延长,其中除A组两例病灶大小变化不明显外,其余病灶大小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以B组效果最佳。讨论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海绵窦状血管瘤多见。瘤体由大小不一的血窦组成,以结缔组织分割或包绕,内壁由单层幼稚内皮细胞组成,其壁缺乏肌层和弹力层,缺乏神经纤维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