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2014)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2014)

ID:13928006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2014)_第1页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2014)_第2页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2014)_第3页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2014)_第4页
资源描述: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20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慕仪镇初级中学“135”导学模式行动工具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找资料,了解作者。2、把“书”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写下来3、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①夕日欲颓()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③晓雾将歇()4、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借助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五色交辉()四时俱备()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对照课下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重点翻译下列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未复能有与其奇者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合作探究】研读课文1.陶弘景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他描写了哪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我从文中句中,读出了之美,作者写出了它的特点。示例:我从文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读出了晨昏变化之美4慕仪镇初级中学“135”导学模式行动工具八年级语文,作者写出了“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

3、争相跳出水面。”的热烈欢快的晨景,和清静幽寂的暮景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以作者的感叹总括前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拓展延伸】品读课文,感受语言。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一句中的“乱”字,让人想到混乱、乱七八糟,这个字是换成“齐”“共”等等好不好?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沉鳞”指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课堂检测】1.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什么?2.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什么?3.能概括全文主题的句子是什么?4.文中用简洁的语句描绘高山流水的语句是什么?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4慕仪镇初级中学“13

4、5”导学模式行动工具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课时:1课时【自主预习】(一)作者、写作背景简介: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

5、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①读准字音:相与()藻()荇()②读出节奏: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温馨提示: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合作探究】1、学生再读课文,疏通文意。①念无与为乐者,

6、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遂:至)②相与步于中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2、品读课文。(品味写景的妙处)①.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4慕仪镇初级中学“135”导学模式行动工具八年级语文②.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3、研读课文,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

7、复杂的思想感情)。【课堂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B.念无与为乐者念:思念C.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是D.遂至承天寺至:到2.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的心境。B.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从“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等字里行间看出两人志趣相投,关系亲密,命运相同。C.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D.文中的“闲人”既指有闲情雅趣的人,也指同被贬官、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作者和张怀民。自我评价小组评

8、价教师评价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