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ID:13906751

大小:10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4

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1页
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2页
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3页
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4页
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安吉县递铺小学数学课题组*【内容摘要】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教学中实施“变式与联结”教学方法。“变式与联结”教学主要体现在概念和几何形体的教学及相应的练习设计中,通过控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几何形体的“转化”、练习形式和呈现方式的有效设计来帮助学生在“变”中求“联”。在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变式与联结”教学的一般模式,而且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变式与联结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唯“教材”是“命”,而是以学生为本设计

2、教学活动和思路;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唯唯诺诺”,而是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关键词】变式与联结教学有效教学本质属性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师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曾一度出现低效现象,不得不靠“加大”练习量而维持较好的“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人为本、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已成为教育界同仁的共识,我们的课堂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课堂似乎变“活”了、变“热闹”了……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领悟不透,又出现了许多花拳绣腿式的“优质课”:有的为了讨论而讨论,有的为

3、了合作而合作,有的为了创设情景而设计了花里胡哨的情景。所有种种,都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量成功的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学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帮助学生实现*本课题系20

4、05年度市规划课题。课题组负责人:鄂爱生顾问:程安鼎课题组成员:陈亚娟(执笔)沈云香方玲毛美法袁丹17自身的发展,我们从“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教育心理学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在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运用“变式与联结”教学方法对于有效学习不可或缺。鉴于这样的观念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秋季开始,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在“变式与联结”中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活动,研究对象是本校四年级的三个平行班165人,401班为实验班,402班、403班为对照班。(二)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的综述国内外对于“变式”和“联结”分别研究的较多,但专项研究还不多。早在十

5、九世纪初就有心理学家提出了“联结说”。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形成联结的过程,S-R学习理论就是研究刺激和反应形成联结的规律。最早的S-R学习理论是桑代克的联结主义,认为低级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最典型的方式是试误式学习,或称选择和联结学习。国内对于变式教学的研究较多,一般运用在数学上是从多个侧面将无关因素或关键特征设计习题,让学生加以辨别,从而消除干扰、把握关键,明确问题方向,对于含有较多共同要素的同一知识点的两个难易不同的变式间的学习,又常兼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知识。(三)课题主要概念的界定1.变式与联结:“变式”主要是指“教学变式

6、”。在《教育大辞典》(顾明远主编)中是这样解释的:在教学中使学生确切掌握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即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谓“联结”是指挖掘知识之间、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内涵或外延,从纵向或横向等多侧面、多角度去把握知识体系、构建新的知识网络。这里所说的“变式与联结”是把二者结合起来。但要让小学中段学生学会、运用“变式与联结”方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上,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知识点的非本质属性,而突出本质属性,并使有关的本质属性相互“联结”,形成“主

7、心骨”,让学生领略“万变不离其宗”的奥妙。2.课堂有效教学:主要研究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和空间获取相对较多的学习收获。衡量有效教学时,既要看学生可测量的知识技能,更17要看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习惯等内隐的难于测量的变化,看教学预设以外的目标生成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变化。新课程背景下,只有学生在上述各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才能说是有效教学。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数学知识之间总是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万物在无穷的变化中总有不变的东西,通过在教学中实施“变式与联

8、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在“变”中求“联”的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在日常教学中,让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好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