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设计课在“应用”中更具魅力

让设计课在“应用”中更具魅力

ID:1364553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让设计课在“应用”中更具魅力_第1页
让设计课在“应用”中更具魅力_第2页
让设计课在“应用”中更具魅力_第3页
让设计课在“应用”中更具魅力_第4页
让设计课在“应用”中更具魅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设计课在“应用”中更具魅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设计课在“应用”中更具魅力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强调形成创意,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和“造型?表现”不同。“造型?表现”强调自由表现,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设计?应用”课被改编成“造型?表现”课,强调表达,而轻视应用。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设计课应突出“应用”特点,让设计在“应用”中更具魅力。  一、添改课题,培养应用意识  美术新课标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2、中的目标之一就是逐步发展学生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编者需要面对的是全省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课题具有包容性、概括性。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课题的巧妙添改,让设计目标更明确,能逐渐培养学生树立应用意识。例如浙美版第十一册《适合纹样》一课。这一课的课题是专业化术语,课程容量很大。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第一课时笔者添了一个小标题为《给妈妈设计一条方形围巾》。第二课时小标题则由学生共同探讨决定,最终确定以下一组子课题:《一组圆盘子纹样的设计》《伞面设计》《一组漂亮的杯垫》。浅显的小标题,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课堂内容的距离,让他们的设

3、计思维指向生活、用于生活,并逐步树立设计为应用服务的意识。从学生作品来看效果斐然。  二、实际应用,体验设计乐趣  新课标指出,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整理出以下策略,能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会设计的乐趣,从而产生对设计课持久的兴趣。  (一)环境布置,润物于无声中  设计课中适当的环境布置、设计实物展示,能起到润物无声的神奇效果。在本校教研活动中,有一节第三册《小画框》的设计课。课前,教师在

4、美术教室墙上、黑板上挂上大量形态、色彩、材质各异的以前学生设计制作的画框。课虽没开始,但当学生进入教室,无声的画框就已经指明了设计的指向和用途。恰当的环境布置、作品展示,润物于无声中,能点燃学生设计的激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境创设,形成强大磁场  设计课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要把教材中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创设合理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形成强大的磁场,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在上第十一册《路灯设计》一课时,考虑到路灯设计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绘制基本的设计图。笔者创设了一个招聘路灯设计师的情境:教师

5、变身为路灯设计公司的招聘人员,学生变身为来应聘的设计师。每位学生必须经过口试、笔试、综合测评才能被“路灯公司”录用。教师把这次招聘和学生未来工作招聘相契合,提出应聘工作的重要性,学生在整个情境中参与学习、设计,教师以发放招聘书的形式反馈最终招聘结果。情境创设,让整节课的教学非常圆满。  (三)整合资源,挖掘应用空间  新课标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人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据此,整合课程资源,挖掘“应用”空间,让学生的设计应用于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1.整合学科

6、资源  设计课和其他学科相融合,能挖掘出巨大的应用空间。例如第十册《舞台美术设计》一课。由于美术学科时间上的局限,笔者在教学本课时,就利用班队活动课和美术课并排排列的优势,把学生设计的道具装扮到学生身上,并利用班队活动课进行即兴表演和展评。这项活动激发了学生前所未有的热情。还可以和班队活动课相融合,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等课中。  2.整合学校资源  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环保特色学校,有很多资源可以挖掘整合,运用到设计课中。学校大队部每月有各类活动,部分活动和美术设计课紧密相关,如结合9月“开门红”的“教室软包设计”

7、活动,笔者给六年级安排了一节《教室软包装饰设计》课;又如结合11月“感恩月”的“感恩卡设计”活动,笔者安排了《做张感恩卡给某某》的设计课;还有学校开展活动需要用到的舞台,笔者结合第九册的《大盒子小舞台》、第十册的《舞台美术设计》,直接把设计作品搬到了体艺宫的大舞台设计上,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教学效果突出。  3.整合家庭资源  家庭是每个孩子最温暖的港湾,也是孩子设计应用的最佳场所。把美术设计作品用到家里,用来表达孩子对父母的感情,这样的设计作品怎么可能不用心?这样的设计课怎么可能没有趣味呢?例如第八册《巧折巧剪》一课中,教师在设计课

8、开始就提出要把美丽吉祥的剪纸贴到家里的窗户上,以迎接新的一年。又如第四册《瓶子变个样》一课中,教师建议学生把设计作品装饰到家里的书桌上,也可以给家里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