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ID:13613134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_第1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_第2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_第3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_第4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为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的问题,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以及实训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要深刻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

2、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培养什么人?谁来培养?培养效果如何?”的逻辑关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总体思路通过人才市场调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为主题,实施“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素质和实际的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提高学习兴趣为核心,创新教学模式,利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创新教学方法;以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以紧跟技术发展为课程改革切入点,开发校本教材,精品课程;通过进修培训、企业锻炼等方式进一步优化高水平教学团队。实现专业实体化、课程项目化、教师双师化、实训生产化、教材校本化、就业对口

3、化,最终达到一个目标——创品牌专业,育优秀人才。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一)总体目标围绕河北省电子产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完成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把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全面渗透到专业课程之中;完善课堂行动导向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方法;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成具有真实工作场景,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

4、升教师业务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利用两年时间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国家级示范性专业。(二)具体目标1、实施“理实一体+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推进“理实一体+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学习与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与三星电子公司合作招收2个“冠名班”。2、建立“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形成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完成《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应用》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工作。3、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形成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建

5、立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4、提升全体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聘请9名兼职教师任教。5、继续搞好省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争取两年内新建1个CAD实训室;改造升级1个PLC实训室,与敬业集团,三星光电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设3个校外实训基地,扩建4个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天津三星电子公司、三星视界公司等合作企业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就是

6、将常规教学、现场实训两条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常规教学主线主要依托校内实训条件,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完成常规的课程教学。现场实训主线充分利用我校的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完成常规课程学习的同时,分组轮流到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承担电子产品生产,实现常规教学、现场实训两条主线的齐头共进,促进学生快速成长。人才培养模式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第1、2学期):常规教学主要完成专业入门课程的学习;现场主线主要为职业的入门学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实训基地从事电子产品装接,初步养成职业素养。第二阶段(第

7、3、4学期):常规教学主要完成专业提高课程的学习;现场实训主要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从事电子产品装接,养成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达初级工水平。第三阶段(第5、6学期):为双线并轨,进入与就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阶段。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条件,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逐步独立承担所在企业电子产品生产,职业能力达中级工水平,同时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开设相应的拓展课程、订单课程和专项技术培训项目。2、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的专门团队。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技

8、术,不断完善课程标准,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1)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能力标准的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