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559788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关联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联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摘要:本文从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出发,展示了文化负载词是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而关联理论可以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加以指导。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本文以《围城》为例,从《围城》英译本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语句进行探讨,以期探索文化负载词的有效翻译途径。 关键词:关联理论;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围城》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216-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移民潮的出现,文化的重
2、要性得以体现。“文化是一个社会信仰和习俗的总和。”[1]而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是“人类文化的贮藏库和凝聚体”[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语言使文化世代传承,人们通过学习语言学习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自然环境、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俗等巨大差异,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指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内涵、民族传统风俗和习惯。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负载词
3、俯拾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间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日趋突显,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地位更加重要。如何准确地翻译文化负载词,表达它们的历史内涵、文化意蕴,向世界展示古典优雅有活力的中国文化,是翻译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运用关联翻译理论,以《围城》为例,从《围城》英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探讨,以期探索文化负载词的有效翻译途径。 二、关联翻译理论 1991年,Ernst-AugustGu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出关联翻译理论,为翻译的理论发展提供
4、了新的方向和视角。关联翻译理论是解释能力很强的翻译理论,是建立在关联理论(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基础上的。关联理论强调在语境中理解语言,并认为语言交际是按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即达到最大关联为目的。 关联翻译理论则阐明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是决定关联性的强弱的两个因素,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由于认知环境和语境的不同,人类交际关键在于“创造一种对于最佳关联性的期望
5、,即听着期望他试图进行的解释能以最低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3]。 由于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交际,加之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所处的认知环境或语境不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承担双重责任。译者要努力地再现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要使译文与读者的期望相符合。最佳关联性就是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的原则和标准。好的译文既能对原文作者的意图做出解释,又不需要读者在理解译文过程中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三、《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美国作
6、家兼翻译家珍妮?凯利女士(JeanneKelly)初译、茅国权先生润色校正的《围城》英译本亦是唯一的英译本,且备受好评。该作品中包含较多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负载词,英译本中对这些文化负载词进行了较合理的处理。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的要求,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兼顾其本身的概念意译和文化意义,使用异国语言表现源语所包含的文化特色,并能使异国读者在其特有的认知语境下能够了解和理解译文。从《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可以发现,异化和归化法是较为得力又实用有效的翻译方法。 (一)异化法(Foreignizat
7、ion) 异化法采用原语的表达方式,能更准确、更充分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能更有力地营造与原语语言类似的语境。《围城》英译本中采取了直译(literaltranslation)、音译(Transliteration)和加注法(Annotation),有些段落出现二种合用或三种合用。举例如下: 例(1):原文:真是金榜挂名,洞房花烛,要算得双喜临门了。 译文:That’sreallyacaseofhavingyounameonthegoldenrollsandfiguredcandlesinthen
8、uptialchamber―theycalldoublehappiness. 自古“金榜挂名”和“洞房花烛”就有同时发生的风俗,称之为“双喜临门”。如: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金榜挂名,同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出自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洞房花烛,出自北周庾信《和咏舞》诗:“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双喜临门,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于是众客一齐站起来,又是一番足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