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557542
大小:4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3
《花边饺子的爱教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年级上册语文学科第三单元教学案第七课时主备人:戴珍使用人:李霞课题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饺、拮、凛、馅、荤、晰、筷”7个生字。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教育学生尊敬、热爱父母、长辈。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教育学生尊敬、热爱父母、长辈。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六年级上册语文学科第三单元教学案第七课时主备人:戴珍使用人:李霞课题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饺、拮、凛、馅、荤、晰、筷”7个生字。2、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教育学生尊敬、热爱父母、长辈。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教育学生尊敬、热爱父母、长辈。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对饺子都很熟悉,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里的“饺子”在作者却并不寻常,为什么呢?通过学习,我们来理解作者心中的“饺子”究竟包含怎样的感情。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2、课文围绕“花边饺子”写了哪几件事?四、理解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读后思考:1、妈
3、妈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2、“我” 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一、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1.板书:饺子 饺子,是普普通通的食品,平时我们想吃就可以吃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饺子的课文。 2.揭题“花边饺子”。读了课题,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儿化音,如:调馅儿、擀皮儿、糖馅儿、花招儿、脑瓜儿、玩儿、劲儿;认识多音字:看火中的“看”(kān)、和面中的“和”(huó)、系上围裙中的“系”(jì)。 2.分段朗读课文,交流阅读成果。 (1)花边饺子是什么样的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2)我和妈妈之间围绕花边饺子发
4、生了哪些事情?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分成小时候、长大后两部分。引导学生借助课题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三、走进童年,体会母爱 1.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思考:花边饺子为何能给小时候的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 2.交流 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1)理解“花招”是什么意思(花招的原意是欺骗人的狡猾手段、计策,本课中的“花招”是借用,带有褒意),妈妈的“花招”是什么? (2)妈妈为
5、什么要耍这个小花招儿?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结合文中的“挨”“每月几十元工资”“养活”“破天荒“等词语,体会当时生活的拮据。 在妈妈的“花招”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就是那位妈妈,你能想象一下当时她心里在想什么吗? 指导朗读。(此刻你对那一个个花边饺子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句子。) (3)引读课文。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使得妈妈在这样拮据的日子里,——(生接读)即使不逢年节破天荒包上一回饺子,妈妈也总是要包上两种馅儿:一种素的,一种肉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使得妈妈在我和弟弟常常捣乱,把饺子弄混。让妈妈只
6、好混在一块煮时——(生接读)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小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子!”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使得妈妈捏出了漂亮的花边饺子——(生接读)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把饺子边儿用手指一捏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就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使得妈妈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生接读)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虽然生活艰难,有妈妈的呵护,我们依然是快乐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小的花边饺子,包的不仅是肉馅儿,还
7、包着母亲对孩子的爱。这种亲情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蕴藏在字里行间。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一份浓浓的爱。 四、拓展升华,阅读推荐 推荐阅读《妈妈喜欢吃鱼头》。思考:文中的两个妈妈有什么共同之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默写词语,复习回顾 1.所写:破天荒、工资、捣乱、捏出、花招儿。 2.运用上述词语简单说说课文第3自然段的内容。 3.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