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企业开展体育营销的策略研究——以李娜代言耐克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开展体育营销的策略研究——以李娜代言耐克为例1、相关定义1.1、概念营销的特点概念营销着眼于消费者的理性认知与个人情感的结合,通过导入消费新观念来进行完成产品促销。目的在于使消费者形成对新产品及企业的深刻印象,建立起鲜明的功用概念、品牌概念、服务概念、特色概念、形象概念等,以便顺手牵羊,增强企业的竞争性实力34。我个人的理解是概念营销基于产品的基本使用价值又高于产品本身价值,是一种消费的思想。在当今世界各项技术趋近成熟,相互模仿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这就造成社会上多样化而又同质化的产品很多。虽然有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但除非是高科技领域或进入门槛非常之高的领域,其他领域、行业内相互学习竞
2、争是不可避免的。面对激烈的同质化地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在目前市场上找突破,也就是常说的市场渗透;另一方面是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开发。但这远远不够使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基业常青,最重要是打造一种生活概念、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活品味,就像脑白金广告所说的那样:送礼就送脑白金。1.2、概念营销近些年来,啤酒营销中流行一种新的营销策略——概念营销。概念营销指企业将市场需求趋势转化为产品项目开发的同时,利用说服与促销,提供近期的消费走向及其相应的产品信息,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同,并唤起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期待的一种营销观念
3、或策略。1简而言之,概念营销首先就是指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的可操作性在理论上是优越的、先进的,其次才是提倡一种”新概念”,这种营销模式是一种对传统的、常规化的营销模式的突破。概念营销超越了原有营销模式的限制和经营上的效率递减,其为企业赢得了新优势和建立新优势的可能,对企业而言是一大进步。概念营销最主要的就是使企业着眼于消费者的理性认知和积极情感的结合,通过导入消费者的新观念来进行企业产品的促销,最终目的就是加深消费者对新产品以及企业的深刻印象,由此建立起鲜明的功能概念、特色概念、形象概念、品牌概念、服务概念等,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概念营销认为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而不买其它的产品,是消费
4、者接受企业的消费观念的结果。新产品进入市场前企业首先要从观念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并且将观念依附于相应的产品和企业形象上,并转为企业的产品和品牌概念,这样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激发起消费者的欲望和购买行为。企业实施概念营销的策略,最主要的就是”概念”的提出不仅要有针对性,还应该有科学的依据,即应该具备某种客观合理性,这样才能将企业的特色展示出来,例如具有特定含义的商标能增强人们的记忆。其次概念营销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让它成为一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的概念。现在,很多的啤酒企业都运用概念营销这一营销方式,企图通过营销方式的创新来抢占市场先机。金星啤酒提出了”更清爽、更营养”的小麦啤酒概念,推出
5、了小麦啤酒;珠江啤酒、惠泉啤酒大力的倡导啤酒的纯生化消费理念,在国内掀起了一场啤酒纯生化的概念革命,将”纯生化”推向市场;内蒙古金川啤酒提出啤酒保健的概念,推广并宣传其特殊疗效的功能保健啤酒,这些都成为国内啤酒概念营销的成功典范。概念营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其在啤酒的营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王军峰,申崇志,李天希.概念营销完全手册:概念玩活市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2591.3、营销的定义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1在他的第四版《marketingforhospitalityandtourism》中指出,营销是指个人和团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与他人进行交换而满足其
6、需要和欲求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是关于构思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划与实施过程,目的是创造能实现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这是一个站在卖方的角度,研究如何使卖方的产品和服务适应市场需求,使其具有吸引力;定价合理、购买方便,使买方满意;并最终将产品和服务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1.4、体育的概念什么是体育?广义体育概念是指人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发展身心、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属于社会文化教育的范畴,受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狭义体育概念将其定义为:通过身体活动
7、,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和意志品质的[1]姚颂平.大学文化与体育精神[N].光明日报,2007-10-26(7).[1]杨文轩,冯霞.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2006(1):5-7.[1]杨文轩,冯霞.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2006(1)5-7[1]李宣海.大学文化引领大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