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能否征服美国?

狗不理包子能否征服美国?

ID:13208595

大小:346.2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1

狗不理包子能否征服美国?_第1页
狗不理包子能否征服美国?_第2页
狗不理包子能否征服美国?_第3页
狗不理包子能否征服美国?_第4页
狗不理包子能否征服美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狗不理包子能否征服美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狗不理包子能否征服美国?导语:整个纽约都曾为“炒杂碎”而疯狂。中国名将左宗棠凭借一道菜名在美国家喻户晓。两百年走过,美国中餐或许并不正宗,但烹饪的内涵就在于因地制宜、即兴发挥。包子似乎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先是习近平主席光顾庆丰包子铺,后是“狗不理”计划进军美国。这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字号称,计划收购美国某家著名咖啡连锁店。曾被美国人称为“惨白色的蛋糕,里面夹着肉”的包子,选择与咖啡结合,大概是美式中餐形成史的又一个趣闻。一个多世纪以来,中餐馆在美国无孔不入,生根发芽。就连当年用来计划刺杀林肯总统的华盛顿特区旅馆,如今也成了当地知名中餐馆珍味楼的所在地。一切,都要从二百年前说起

2、。“吃老鼠”的中国人1820年代第一批华人移民美国。由于其中多数是广东省台山人,故美国的中餐也发端于台山菜。十多年后,加州开始了淘金热,至少有20000华人去大洋彼岸寻找“金山”。在矿上,中国人施展出源远流长的保存食物技术,凭借着咸鸭蛋、腌菜、腌萝卜、鱼干、干菇,乃至从中国引种的柿子,成为了金矿上吃的最好的一群人。一些中国人在金矿附近开设供应各种炒菜(chowchow,炒炒之意)的餐厅,最早将第三产业引入金矿地区,还有人在当地的名门望族中担任家庭厨师。一位淘金者曾评价说,加州最好的餐馆都是中国人开的,中国菜味道饱满平衡。在1850年至1910年间,故国故土要么政局动荡、匪盗横行,要么灾

3、害不断,所以广东台山人将美国视为新的沃土。1950年代之前,80%的中国移民来自这一地区。他们源源不断地登陆美国西海岸之后,广泛分布在制造业、农业、采矿业和铁路等行业中。随着淘金热和修筑铁路的热潮慢慢褪去后,无论容貌还是言谈举止都极易被识别的华人开始遭到白人的排挤。白人工人们认为,中国人已经泛滥成灾,“偷”走了他们的工作。中国人变成了歧视、仇恨甚至杀戮的对象,中餐馆于是生意一落千丈。在偏见之下,中国人的食材也令他们胆寒。在美国人眼中,中餐就是煮食各种来源神秘、质地怪异的肉类和蔬菜,并把它们切成极小的碎片,或者干脆捣烂,再和以奇汁异酱。19世纪60年代,马克吐温在采访一个叫阿成的店主时,

4、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主人递过来的一杯白兰地酒,却婉言谢绝了一种看上去干净整洁的小香肠,因为“当时人们都害怕香肠里有老鼠肉。”1877年,美国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中,美国各民族人士一起享用丰盛的感恩节大餐,在座的中国人正在大口吃着老鼠偏见以外,受清教徒和新教徒影响较深的美国文化也阻碍了中餐馆的发展。美国人奉行简朴节制,认为食物只是用以维持生命的粮食。他们对中国人热火朝天、忙碌喧嚣的烹饪场面持怀疑态度。切菜、剁菜、大火熊熊燃烧、餐具碰撞,以及饭桌上吃饭聊天的声音,都曾让他们难以接受。1882年,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人的常年歧视最终导致《排华法案》出台。这部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排斥某个人种或种族的法律

5、,使得在美国本土出生,成为中国人获得美国国籍的唯一途径。在大门紧闭之前到达美国的中国人,也逐渐失去了工作机会。他们只好以两种方式应对:开设餐馆和洗衣房——这被视为是女人的事情,不会对白人男性的工作造成威胁。“杂碎”救了中国移民?因为生存环境恶劣,中餐馆展开了一系列“美国化”的努力:比如,那个时期的中餐馆菜单上赫然出现“荷式烤牛排”、“加州烤鸡配黑加仑布丁”,当然,还有招牌的“炒杂碎(chopsuey)”。关于“炒杂碎”,有一个极富历史传奇色彩的故事:1896年李鸿章访美,在一家餐厅吃饭,因他有消化不良的痼疾,就把桌上几道菜随便倒在一起混杂成一道新菜。有人问起这道新菜的菜名,结果被告知是

6、“杂碎”。李鸿章杂碎的故事流布甚广,但在其访美之前,“炒杂碎”就已存在,它照例起源于广东台山,只不过到了美国后,肉代替了内脏。李鸿章的名声,只是有利于炒杂碎的市场营销。在排斥“重口味”和奇异食材的美国主流饮食观念约束下,经过改良的杂碎一时间成为美国中餐的头牌名菜。整个纽约都曾为它疯狂,甚至约会中的男人为搏红颜一笑,也会带她去吃“炒杂碎”。1923年,一位15岁的芝加哥女孩用假支票从父母那里盗用了3400美元,全部花在了中餐馆的杂碎上。即便如此,美国人对中餐的接受还是扭扭捏捏。1903年的《纽约时报》中写道:“中国人,就是那帮在别人都睡觉的时候还在吃东西的人,会炒杂碎便赚得盆满钵益的人。

7、”倒是有一个群体对中餐馆一直钟爱有加——犹太人。这个民族同样渴求主流社会的接受,在饮食上积极向美国大众靠拢,但无奈有严格的饮食戒律,权衡之后开始频繁光顾不常在菜里放入乳制品的中餐馆。重压之下,中餐馆顽强地渗入了美国社会,1870年到1920年间,从164家上升到11438家。1903年,洛杉矶电话黄页中登记有三个中餐馆,1941年增加到了73个。此外,波士顿、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各大城市中都相继开始出现中餐馆。对菜式的创新还不够,被“猪尾巴”伤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