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用“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涂少军

教学论文《用“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涂少军

ID:13161882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教学论文《用“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涂少军_第1页
教学论文《用“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涂少军_第2页
教学论文《用“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涂少军_第3页
教学论文《用“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涂少军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用“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涂少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吉隆实验学校涂少军【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活动过程,化学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面貌,中考化学也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的教学再也不能重结果、轻过程,重书本、轻联系,而应使化学教学呈现灵活多变的态势,使之与教育改革同步伐。【关键词】引疑探索模拟探索讨论探索实验探索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善于应变、勇于创新的基本素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方法的训练,注重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化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探索法”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是以注重学生的参

2、与实践和提高能力为特点,通过对学生进行探索真理的训练,变教师的授之于“鱼”为授之于“渔”;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于是整个教学过程变为一个探索创新的过程。一.指导学生自学,进行“引疑探索”。“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理解、去综合、去感悟,并提出疑问。由于学生程度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大胆质疑,教师在课前应该

3、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时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一个疑问等来导入创设情景。例如:在教铁的物理性质时,指导学生自学,可设置如下疑问:1、铁块可以拉成铁丝,说明铁有何性质?2、铁块可以打成菜刀,说明铁有何性质?第4页共4页3、炒菜的锅铲要接上一个木柄,说明铁有何性质?4、铁丝可以做电线,说明铁有何性质?上述问题可引发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明确探索方向以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在引疑时须把握好问题的深度、难度和梯度。二.启动学生思维,进行“模拟探索”。“模拟探索”教学模式是通

4、过教师对现有初中化学课本教学内容的处理、加工和整合,设法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式和探索思路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教学模式。一个人在现有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对未知东西的探索和完善,都可视为一种创新活动。学生所学的每一个概念、原理、变化规律都是前人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的历程才获得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未知的神秘领域,因此教师在新授课教学中,若能创设一种学生充当科学家角色的氛围,让他们模仿前人探索真理的科学思路,去“发现”、去“创造”,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例如,《分子》一节的教学中,可以模仿科学发现的一

5、种重要思路,即提出问题→收集材料→构成假说→根据假说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2、收集材料: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儿不见了,而水有了甜味。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0mL。3、构成假说: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4、根据假说推理:上第4页共4页述假设的建立,是上述现象得到了较合理的解释,例如糖块在水中溶解,同时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酒精跟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我们可以设想,是由于构成酒精和水的粒子之间都有空隙,当这两种粒子混合时,

6、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的粒子挤占了空隙。5、实验验证: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苯分子图象的照片;并且让学生亲自做课本上学生实验一里的品红扩散或氨分子扩散的实验。6、得出结论:上述水、酒精、蔗糖的粒子就是科学上所说的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三.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讨论探索”。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探索问题的过程,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一种好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预先设计好讨论题。例如,《常见的盐》这一节,在学了氯化钠的有关知识后,可以设计如下讨论题:1、为什么在晒盐的时候日晒、风吹都有利于食

7、盐晶体的析出?2、为什么在晒盐时食盐晶体析出,而氯化镁、氯化钙却大部分留在卤水中?3、为什么制取食盐的时候,不宜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4、食盐和盐是一回事吗?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目的。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可使学生加深对正确结论的理解,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升华。四.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实验探索”。对于课本上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照方抓药,机械操作,而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应该怎样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换一种方法能不

8、能做?”等等,有意识的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尽量展现实验的过程,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亚研究”过程,以此来渗透化学思想,启迪学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待化学实验。第4页共4页例如,教学气体的制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