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读本)的处理思路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读本)的处理思路

ID:13093840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读本)的处理思路_第1页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读本)的处理思路_第2页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读本)的处理思路_第3页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读本)的处理思路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读本)的处理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读本)的处理思路泸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曾林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共选了十篇文章,这些人物都是我们人生行走的标杆,提升学生的精气神,塑造学生性格,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课本其中六篇为精读,两篇为略读,两篇为课外阅读。每篇课文约2万字,时间跨度长,人物经历丰富,对人物的把握非常不易,如果我们用原来的讲课方式来上这样长的课文,是不可思议的。我认为语文学习就是阅读和写作两部分,对这样优秀的文章都不去认真阅读,又何谈阅读能力的培养呢?又何来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语文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厚积而薄发,

2、下面我谈谈我的做法和感受。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全班同学根据爱好和学习愿望,集体选择、推荐本模块中的3篇课文作为课内精讲、范学篇目,以大多数同学意见为准,因此我们就推行选课制度。例如选择了以下3篇:《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学习过程安排:《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课前课文阅读及网络、文本资料查阅4小时,课内阅读与交流1课时,质疑、研讨与训练5课时。《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课前课文阅读及网络、文本资料查阅3小时,课内阅读与交流2课时

3、,质疑、研讨与训练3课时。《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课前课文阅读及网络、文本资料查阅3小时,课内阅读与交流2课时,质疑、研讨与训练3课时。(一)精读。精读以上所选3篇教材,因为课时不够,课文又长,采取课前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的办法。(二)研析。问题探讨与交流。1.简要讲解、互相交流传主及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2.归纳、梳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归纳传主形象特征、风貌、精神。为使在阅读中能“印证”和丰富结论,可采用“互文阅读”的办法,即将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或者传记中引述的作品),与传记中有关的记载做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

4、的感悟与认识,在此基础上,转向对传主的人格、文品的探究。3.鉴赏课文突出的写作艺术和文体特征。精彩段落赏析,语言品味。找出最主要的表现方法,落实到具体语段。提高对人物的观察、描写与评述技能。4.补充相关资料,延伸阅读。关于传记,自传、回忆录等。二,很多学校都在实行小组学习探究制度,这是一种最节约时间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外传记的时候实行小组学习制度。我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另一个班是六个小组),每组约八个学生,选一名组长。每节课各组选派一名同学把本组的预习作业向全班展示。我对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感受是:我们要充分利

5、用现在信息量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的优势,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这样既解放了老师,又改变了课堂沉闷的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都有预习作业,共同的预习作业是对传主和作者的介绍,对写作背景的介绍,对这篇(部)传记的评价的介绍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就近了,就有了阅读的兴趣了。老师介绍就会显得很死板,很生硬;学生介绍就不同,为了不和别人重复,他会尽可能多的去收集信息,他了解到的作者和传主的有关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多的多。不同的预习作业是根据每篇传记

6、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阅读预习作业,其目的是指导学生研读文章。比如,《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杜甫》中“流亡”一节,设计的预习题是:梳理杜甫流亡的行踪及杜甫的思想情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设计的预习题是:毛泽东的求学经历给我们那些启示;《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设计的预习题是:文章最后一句话评价贝多芬是“用苦难给人们带来欢乐”的人,那么贝多芬的苦难是什么,他又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欢乐呢?等等。课堂上,由各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预习作业。起初,大家拿的都是手写的纸片,再后来都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比如在贝多芬这一课音乐的运用,让我

7、们通过音乐作品直接感受到了贝多芬的精神,贝多芬在大家的心中活了。学习沈从文这一课图片的运用,让我们通过大量的图片感受到了湘西美丽的风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在大家眼前活了。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这时候我就要发挥主导作用,占领讲台开讲了。比如:杜甫“流亡”一节的行踪梳理,有些学生就没有领会文章的结构,抓不住主线,没有把杜甫的行踪梳理出来。这时我领着学生逐段概括大意,找关键句,搞清楚哪些是写杜甫的行踪的,哪些是写时代背景,最后我们理清楚了作者是把杜甫的行踪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来写的,还搞明白了给历史

8、人物作传不能离开当时的时代环境,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传主的行为了。再比如“鲁迅”一课,萧红是很擅长抓取生活细节的,可是对有些细节学生不能理解。这时我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知这些细节正体现了鲁迅的平和。对长篇课文的阅读,学生也不再显得茫然无序了,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