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城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ID:13061977

大小:10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0

城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1页
城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2页
城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3页
城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4页
城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贫困治理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杨 宇[摘 要]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遏制。传统的社会政策并不能提供良好的治理我国城市贫困的方略。发展型社会政策在理念、政策导向、治理措施的适宜性和前瞻性诸方面,均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能够有效地遏制我国城市贫困。[关键词]  城市贫困 发展型社会政策 贫困治理贫困问题已被联合国确定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为了遏制贫困的扩展,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曾实施过各种治理贫困的措施。但贫困仍然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历史性的和世界性的“顽疾”,引发经常性的经济和

2、社会冲突、灾难和不幸。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制度的转型期,城市化发展、分配制度、经济社会转型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都会产生大量的贫困人口。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科学、合理、有效地治理城市贫困,遏制贫困的蔓延,卓有成效地改善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稳步地降低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一、城市贫困治理基本政策回顾近年来,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城市人口贫困发生率高于农村同期水平,传统的社会救济政策难奏其效。部分城市尝试在本地区实行新的城市贫困救助办法。如上海市,1993年率先推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3、措施,拉开了城市贫困救助政策改革的序幕。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变化大致有四个阶段。1.试点阶段(1993年6月—1995年5月):以上海市拉开城市贫困救助政策改革的序幕为起点。1994年,全国民政第十次会议肯定了上海市的城市贫困救助政策改革措施。此后,厦门、青岛、大连、福州、广州诸城市相继出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2.推广阶段(1995年5月—1997年8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进入国家工作议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确定:“逐步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帮

4、助城市贫困人口解决生活困难。”1996年初,国家民政厅局长会议决定加大推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措施的力度。到1997年5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措施的城市有206个。3.普及阶段(1997年8月—1999年10月)。1997年8月,《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妥善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并于党的十五大前夕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国所有城市及县政府所在地的镇于1999年底前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

5、要“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至此,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在全国铺开。4.提高和完善阶段(1999年10月至今)。1999年10月1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正式实施。此举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成为国家的一项法规制度,“应保尽保”政策逐渐铺开和推进。二、我国城市贫困治理的难点1.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状况。目前,我国一般是把城市低保人群的数量看作贫困人口的规模。民政部各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表明,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规模基本稳定在2300万。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稳步上升相比,城市贫困群体

6、人均收入是升中有降,而城市贫困群体人均收入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则是逐年下降。也就是说,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城市贫困群体的收入在逐步降低(表1)。尽管各级财政为保障城市贫困群体的正常生活,发放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逐年以两位数递增,贫困群体规模基本稳定,但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却呈相对下降之势(表2)。可见,现阶段的城市贫困问题不是经济不发展引起的贫困,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之中产生的贫困。因此,仅仅依靠经济增长,单纯靠财政补助,要显著地改善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逐步地减少城市贫困群体的数量,其难度之大不

7、难想象。治理城市贫困需要有效的、富有发展取向的社会政策,也就是本文主张的发展型社会政策。2.治理城市贫困的难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改善城市贫困群体的生活境况,是各级政府的天职。但相对于农村的“扶贫开发”,治理城市贫困问题有其特有的障碍。第一,城市贫困居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无“增收与减负”的可能;第二,城市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很少有向其他城市转移的机会和能力,难以承担迁移的风险;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还在不断产生贫困人口。①2.。更严重的是冲击型现象造成的贫困。冲击现象并非由常规的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变化和摩擦性因素造成,而

8、是指改革由增量调整进入调整存量的阶段,我国经济从短缺到结构性过剩的历史性变化而引发的对产业结构进行激进的调整等。处于市场体系发育初级阶段的劳动力市场,难以发挥其重新配置就业和再就业的功能,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保证人人受益或者得到补偿,于是就出现了冲击型的城市贫困现象。三、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基本观点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