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045391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0
《浅谈班主任转化“差生”的语言艺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班主任转化“差生”的语言艺术初中是童年期向青春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学生个体由不成熟的童年走向成熟人生转化的开始,无论是生理或心理上,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逆反性兼具的矛盾时期,是人生的关键年龄阶段。初中“差生”的表现则更加突出,带有情绪,易激动,不善于自制,行为不易预测,成熟感和“小大人感”突出等特点,是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时期。在此,笔者认为班主任运用语言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加强与学生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有效地转化班级里的“差生”。因此,班主任的语言艺术是关系其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之所
2、在。事实证明:平乏、生硬、单调是班主任语言之大忌,新颖、鲜活、精深、宽容、幽默等是班主任语言艺术所在。一、语言散发书卷艺术——让学生觉得好听所谓书卷气,就是带有文学性、文采性。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对名人、伟人有一种崇拜、效仿心理。因此,在学校他们非常欣赏、崇拜有才华的教师,作为“统帅”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有意识地说一些有文采的语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佩服你,而且还能从中得到一种文学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如我在2001年届的班级里,有几位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和“不求上进”的想法时,我逐个的这样对他们说:“成绩也就是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所谓能力是在学习、工作实践中
3、对一个个难题的解决而积累起来的。正是有困难、有难度,才能从中得到锻炼,有一副对联说:‘平静的湖田,培养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铸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在班上表扬某个曾经成绩较差的同学取得进步时,不是简单地说某某同学进步了,考了多少分,而是刻意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他:“从你的进步,让我看到你希望的曙光,不,是我们班希望的曙光;当然,仅有曙光是不够的。看吧!不久的将来会变成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在劝解某个“差生”与同学闹别扭时,用鲁迅的名言和流行歌词加工一下,效果非常不错,即“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你们两人现在“敬个礼,握握手,我们又是好朋友”。全班哄堂大笑,两个和好如初。
4、当学生问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时,我编了一段顺口溜:“认认真真地听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做好每一次作业,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次考试,认认真真地进行每一次考试后的总结”。如此,让学生觉得班主任的话好听,从而潜移默化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二、语言富有哲理艺术——让学生爱听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光有文采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哲理艺术,所以班主任的语言必须要深刻、精妙,寓抽象于生动形象,存深刻于平淡,深入浅出,切中要点,让“差生”自然地理解你的思想,有深度、有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把老师的思想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如有一个既调皮倒蛋成绩又差的一学生犯了错误,非常愧疚,甚至觉得没脸见人。为此班级搞了一个问卷调
5、查,问“你最崇拜谁?”这位同学回答说最崇拜毛泽东。这时,我问这位同学“毛泽东犯过错误吗?”“犯过。”学生回答说,“那你怎么还崇拜他?”这样一问这位同学已经知道自己错了。班主任趁势引导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迹。何况我们还是中学生。说实话,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犯错误不要紧。但必须知道错在什么地方,错是为了以后不再错,这就是收获,这就会走向成功,即通常所说的“2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有的同学在周记写道:“我对王恒的成绩非常羡慕,老师,我怎样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时班主任没有直接回答他问题,而是在当天的班会时先讲一个成语典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并告诫之:“结网的功夫决定有没
6、有鱼,所以平时功夫要花在结网上。有某种理想是有上进心的表现,但理想的道路从来就不是理想的,只有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当然,还必须处理好预习、完成作业和复习巩固的关系。先完成作业和复习巩固好当天所学习的内容,然后再预习明天的内容,即通常所说的“必须紧跟老师,但又必须走在老师的前面”。这样,老师以形象而又富有哲理的艺术语言教育、启发学生,让这些一贯不爱学习的“差生”们听后有收获的感觉,达到“与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境界。三、语言具备关爱艺术——让学生想听爱,就是对“差生”要特别喜爱。具体来说,一是要注重情感交流,舍得“感情投资”,使师生间经常保持默契的“心理对话”。“
7、差生”的心理往往呈“自卑闭锁状态,他们不太注重自我评价,也不希望别人尤其是优于自己的人较多地了解自己。因此,当别人曲解了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感到不满而受到压抑,长此以往会恶性循环,造成心灵的扭曲;而当别人了解并体谅他的时候,他们会受到鼓舞,由此而得到心灵的满足,会萌发向上的动力。所以,建立在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基础上的师生之间的“心理对话”,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位教师曾说过:我对“差生”的偏爱,是体现在他犯错误的时候。这句话很有道理。“差生”犯了错误,他们对怎样处分自己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