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纲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纲要

ID:13041251

大小:427.50 KB

页数:88页

时间:2018-07-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纲要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纲要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纲要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纲要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内容纲要选用教材:臧平、张金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含义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能力目标·能够通过积极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一、心理的含义什么是心理?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就心理的实质而言,辩证唯物主义产生后,人们对心理的实质有了科学的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

2、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就心理的构成成分而言,它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人的心理并不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东西,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着、经历着,只要处在清醒状态下,就会感到它的存在。但人的心理现象又是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它摸不着,看不见,很难把握和控制。为了了解人类自身的心理世界,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也为了研究的方便,心理学把人的复杂多样的心理现象划分成相互联系的两大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二、健康

3、的含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只要躯体上没有疾病、没有缺损、不虚弱就是健康”。也就是说,过去人们把健康与疾病看成是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无病便是健康,健康就是无病。而现在人们更多地把健康看成是一个连接体,在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点,在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人们把这一空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从医学上讲,处于“亚健康”的人,虽然各项体检指标均为正常,也无法证明有某种器质胜的疾病,但与健康的人相比却又显得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易疲劳、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酸背痛、疲乏无力等不适。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

4、看,处于“亚健康”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但却表现为工作、学习效率不高,注意力易分散,情绪烦躁焦虑,缺乏生活目标与动力,常常感到生活无聊、提不起劲、人际关系紧张等。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健康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局限于躯体没有疾病、没有缺损、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生理方面,即躯体、器官方面;二是心理方面即认识、情感、意志及人格;三是社会适应方面,即个体存在于社会的关系能动的调适能力。三、心理健

5、康的含义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显然,这一定义过分突出了个人体验。88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格健全的人应有4种特质:⑴积极的自我观;⑵恰当地认同他人;⑶面对和接受现实;⑷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过10条被认为是经典的心理健康标准:⑴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⑵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⑶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⑷不

6、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⑸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⑹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⑻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⑼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人格;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国内有些学者,如郭念锋在1986年提出了10条考察心理状况的标准:⑴周期节律性;⑵意识水平;⑶暗示性;⑷心理活动强度;⑸心理活动耐受力;⑹心理康复能力;⑺心理自控力;⑻自信心;⑼社会交往;⑽环境适应能力。马建青在1992年提出了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⑴智力正常;⑵情绪协调,心境良好;⑶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⑷人际关系和谐;⑸能动地

7、适应环境;⑹保持人格完整;⑺符合年龄特点。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同见解,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精力和愉快的情绪。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春期中后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8、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着重考虑。(一)智力正常;(二)情绪健康;(三)意志健全;(四)人格完整;(五)自我评价正确;(六)人际关系和谐;(七)适应能力强;(八)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