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

ID:12945971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9

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1页
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2页
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3页
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4页
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作者:朱建高单位: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邮编:314500Email:zhujiangao@gmail.com手机:13586362950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更加面向大众,学生来源愈加广泛,层化突出,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策略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那么,什么是分层策略呢?这种策略的优点和内容是什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合理有效的实施这种策略呢?一、分层策略概述和优点我们所讨论的分层策略是指在学生物理知识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育者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利用不同教学策略对不同层

2、次学生实施物理教学的一种方法。分层策略符合人的个别差异,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提高。分层策略也符合“最优化教育”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的目标主动的上下浮动,在原有的基础上较快发展。二、分层策略的内容和方式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如果硬要将传统的班级打乱,在传授某门课程时学生根据课前分好的层次进行“跑班”,重新组成一个班级,那么原行政班的优越性将不存在。同时,这样的操作管理难度较大,最终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所以,这里实践的分层策略是在原行政班级中实行的,主要分三个方面:(1)在课前利用前置性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分层,(2)在课堂教学中

3、通过结构的调整实现讲授的分层,(3)在课后作业中通过阶梯给分方式实现作业和评价的分层。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在原有行政班的基础上进行分层,要避免将学生固定的分为“好”、“中”、“差”。很多学生虽然心里很清楚自己的物理学科在班级中是“较差”水平,但是如果教师将其固定的分层为“差生”,可能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反感,从而导致对物理学科兴趣的丧失。根据这个情况,利用前置性学习中的导学案可以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1.利用前置性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5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研究,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学生的前置性学

4、习需要一个学习载体,这个学习载体就是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学习设计的学习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学习进程的载体。教师可以在前置性导学案中编写一些与本节新授课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体现已有知识掌握程度的习题。习题的设计尽量体现单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综合性不宜太大。对每个问答设定分值,习题后给出量化分层表,学生根据所得分数在量化分层表中找到自己本节的层次水平。【实践研究呈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学案设计(节选分层部分)分层习题一一个单匝圆形线圈,面积为20cm2,放在磁感应强度为0.1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与线圈平面刚好垂直。问题①:此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多少?解答①(3

5、分):若磁感应强度在0.5s内由0.1T增加到0.5T。问题②:在此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是多少?问题③:在此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率是多少?解答②(2分):解答③(2分):若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不垂直,而是成30°角。问题④:则上面问题①的答案有无变化?若有变化,请重新解答。解答④(2分+2分):分层习题二当电荷在磁场中运动时,往往会受到洛伦兹力。问题⑤:当运动电荷的速度v与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夹角θ=0°(或180°)时,洛伦兹力F为多少?解答⑤(2分):问题⑥:当运动电荷的速度v与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夹角θ=90°时,洛伦兹力F为多少?解答⑥(2分):v1v2vθ问题⑦:当θ为左图

6、所示的一般情况时,可将速度v分解为v1、v2,则洛伦兹力F为多少?解答⑦(3分):5量化分层表自我分层:A层次(分值为0~9分)B层次(分值10~13分)C层次(分值14~17分)注重基础,扎实提高稳固基础,开拓思路明确目标,融会贯通动态分层(这节课的层次与下节课的层次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仅使学生心理上易于接受,而且能够更加细致的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弱点和强项,更加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2.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学进行分层学生分层后的课堂教学也要采取分层策略,由于学生仍旧在同一行政班中,所以授课时只能通过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学进行分层。简单的讲,一堂课中如果能有有效的做到以B层次为

7、面,积极带动A、C层次参与,就是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的分层策略。调整方法:通过A层次的同学带动基础的铺垫和新课的导入,通过B层次的同学对新课的主干知识进行展开,通过C层次的同学对新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实践研究呈现】:《焦耳定律》课堂设计及说明(节选)教学过程分层策略设计说明一、引入新课1、导学案中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问题。目的是为引入“情景一”做铺垫。提问A层次同学(也可以直接上黑板书写答案)。引入新课时将基础部分的引入让A层次同学来完成,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