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史d----考试复习

中国古代文史d----考试复习

ID:12875652

大小: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9

中国古代文史d----考试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史d----考试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史d----考试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史d----考试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史d----考试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史d----考试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代文学绪论王学左派:明朝中后期,王守仁将宋代的心学发展为王学。后来受其影响形成多个派别,其中的泰山学派,也称为王学左派。代表人物有王艮、李贽等。他们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平等,追求个性的自然发展。代表作品有李贽《童心说》。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三国志演义》拾遗:1、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2、作者罗贯中,成书明朝。@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张正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演化为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三国演义的历史成就:1.虚实完美结合,富于美学。它在《三国志》等历史

2、记载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美学理想所创造。“七分事实,三分虚构”。2.非凡的叙事才能:1)叙事结构——将各个空间分头开展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2)叙事内容——以描写战争为主,“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3.塑造显著的人物形象: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4、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浅近文言,雅俗共赏,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的独特语言风格。@三国演义塑造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所采用的手法:1.出场定型。2反复渲染。3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4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

3、奇第三章明代的诗文一、明初@台阁体:台阁是指明永乐至成化年间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馆阁”。台阁体则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pu)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主要作品有杨士奇《东里诗集》。@茶陵诗派:明代台阁体衰退后,诗坛兴起的重要诗派。以李东阳为主,主要成员有谢铎、鲁铎、张泰等。反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把握。主张从文学本身立场出发去探讨诗歌的艺术审美特征。二、明中@前七子: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为代表的文学群体。主要成员

4、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等。面对当时文坛卑冗委琐的格局,以复古自命,实质上具有重寻文学出路的意味,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代表作品有何景明的《点兵行》《津市打鱼歌》,李梦阳的《自从行》《梅山先生墓志铭》。@后七子:明代嘉靖年间,以王世贞为代表的文学群体。主要成员有王世贞、李攀龙、谢榛(zhen)、吴国伦、宗臣等。承接前七子的复古主张,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强化和具体化。@唐宋派:嘉靖年间,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复古流派。主要成员有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毛坤等。他们将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代表作有归有光的《思子亭记》。三、明后@

5、“童心说”:1)由明末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提出,认为“10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童心”即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绝假纯真”,即不受道学等外在“闻见道理”的干扰;“最初一念”指的是人本然的私心。天下的文章,都应该不受道学等外在道理的影响,是作者本然的情感和欲望的真实表现。2)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传统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依据。@公安派和“性灵说”:明晚期文学领域,以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为代表的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派别。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提出了“性灵说”,创作上强调表现作者个

6、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创作要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和粉饰;抒发“性灵”还要摆脱道理闻识的束缚,反对拟古蹈袭。代表作品有袁宏道的《戏题斋壁》《初至绍兴》,袁中道《听泉》。@竟陵派:继公安派之后明代兴起的文学派别,以谭元春、锺(zhong)惺为代表,因二人为湖北竟陵人,故称竟陵派。受公安派影响,提出重“真诗”,重“性灵”;在创作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独来独往的文学审美情趣,同公安派浅率轻直的风格对立;仿古方面,提倡学古人的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累文学底蕴。代表作有锺惺《宿乌龙潭》等。第四章明代小说一、《西游记》与神怪小说@《西游记》题材的演化过程:《西游记》的演化

7、过程是讲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1.玄奘取经原是唐代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归国后,由其口述,其门徒编录成《大唐西域记》,以宗教家的心理去描绘种种传说故事和自然现象,染上神异的色彩。后其弟子写《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赞颂师父、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不时用夸张神化的笔调穿插一些离奇故事。唐末一些笔记《独异志》《大唐新语》等,记录了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2.北宋年间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出现了“猴行者”,“深沙神”也只出现过一次,尚无猪八戒。文字粗略,故事简单。但大致勾画了《西游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