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820879
大小:41.8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9
《中华文化哲学篇(丁元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翻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怜悯伤痛的心,是仁的发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发端,辨别是非善恶的心,是智的发端;一个人有仁义礼智这四端,就如同身上有手足四肢一样。2天命之谓性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3求放心一词,见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意即学问之道,在寻回放
2、失之本心。此所谓学问,并非一般寻求知识之学问,而是德性之学。即从生命内在作修养工夫,以完成人格,成圣成贤的学问。而实践道德以成圣之根据,在于人人本有之本心良知。本心良知便是道德法则的具体呈现,只要顺着本心的要求去做,便自然合理,常常如此,便是圣贤。但人是有感性欲望的存在的,而在感性欲望的影响下。人常会不顾内在的本心良知的命令,而作出违犯道德的事情,常常如此,人的本心便会被私欲习气所蒙蔽,而不能呈现,于是人便成为小人。而人若果不甘于为小人,不安于罪恶,便一定要把已受蒙蔽,已经放失的本心找回来。其实本心无所谓放失,
3、只是为物欲所障蔽而不能呈现而已,只要人能一旦自觉,不顺着私欲习气的下委堕落,而逆回来,反求诸己,本心便自然呈现,本心一呈现,便不是任何私欲习气所能障蔽的。所以求放心便是道德实践的最内在、最本质的工夫。所谓求放心,即是逆觉本有之道德主体。4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释义:孟子说:“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的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他。舜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明察人伦关系,因此能遵照仁义行事,而不是勉强地施行仁义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4、,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这是孟子的名言孟子指出人虽绝大部分同于动物,但却具有“异于禽兽者几希”的部分(孟子称之为“性善”);要做好人做君子,关键在于克制同于禽兽的部分而保存发扬那“几希”的“人性”。这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也就是钱先生上段论述的后一个方面,谓人性能够“约身胜欲,以礼义齐嗜好”,以社会性(要求合作)去克制、中和生物性;这才超出动物而为“人”!一般人们提到人性,也多是以之为善的,如恩格斯将“人性”和“兽性”对举;又如人们贬斥残暴恶棍时,常骂之为“丧失人性”、“毫无人性”,换
5、言之也就是正面肯定人性为善。5知礼固然重要,明义亦极重要。易说卦传第二章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做人的根本,亦人伦的基础,若无仁义,则不足以为人。孙明复诗说:‘人亦天地一物尔,饥食渴饮无休时,若非道义充其腹,何异鸟兽安须眉’?可见做人,是不能没有仁义的。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性即理中国程朱理学关于人性的重要命题。由程颐提出而为朱熹所发挥。程颐认为,理就是天,它赋予人即为性。其性存于人而有形者即为心。所谓有形之心,是指有事时“主着事时,便在这里”,无事时“便不见”,并非指可以看得见的形体,它
6、只是比性更具体。从本质上来说,1心、性为一,皆本于理或天理。程颐在回答心、性、天是否为“一理”时说:“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因为性禀受于理,所以说“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朱熹从理与气的关系上,对程颐的“性即理”作了论证和发挥。程颐对心与性与情的关系,未加详论,朱熹据张载的“心统性情”说,认为理与气相合而有人之心,为一身之主宰。其性便是心中的道理,这个道理实即居于心中,性表现于外即是情。他又说:“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朱熹以心作为环节,将性与情既联系
7、起来,又加以区别。虽然心包含性,但不能说心就是性。因为心还包含情,既不能说心即性,更不能说心即理。程颐、朱熹的“性即理”说认为,性本于理,而理又是纯粹至善的道德标准,故性无有不善,它的具体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信。这就把封建道德提高到天理、天道的高度,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6、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天命”(“理”)就是“性”,这是张载讲的“天地之性”,亦即“天命之性”、“义理之性”,是对个体来说的先验的必
8、然要求和规范。人之异于物者,在于人有异于物的“形气之正”得以贯彻履行这种“义理之性”,从而“全其性”。宇宙论落实到人性论:“理”世界落实到“性”、“命”。这就是说,人世的伦常道德、行为规范来自“绝对命令”,来自“天理”,而与功利、幸福、感性快乐无关。人见小孩坠井去救援,不是为了要功,不是为了图誉,而是必须(“应当”)如此去做,是超感性、超经验的先验理性的绝对命令,人不可以违反它。“绝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