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导学案修改

阿房宫赋导学案修改

ID:12737314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8

阿房宫赋导学案修改_第1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修改_第2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修改_第3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修改_第4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导学案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级高一语文必修4导学案NO.编制人:备课组长签字: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评价:《阿房宫赋》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积累掌握“一”“爱”“毕”“辞”“独”“族”“焉”“而”“之”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用法。  2、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鉴古讽今的手法。 3、熟练背诵课文并准确默写其中名句。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诵读、教师检查、夯实基础、会翻译文章.小组合作,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

2、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后人称之为 “杜樊川”.擅长诗、赋、辞,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 2、背景了解: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已是晚唐,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喜欢游猎,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

3、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预习案熟读课文,完成练习.一、诵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及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给加点的字准确注音   阿房宫(   )()廊腰缦回(   )    囷囷焉(    )   蜂房水涡(    )    媵嫱(    )(    ) 梳晓鬟(    )     剽掠(    )    鼎铛玉石(    )    逦迤(    )(    )  锱铢(    )(   )架梁之椽(    ) 庾之粟粒(    )   妃嫔(      )直栏横槛(    )  不霁(    )何虹 

4、       呕(     )哑(       )二、请尝试疏通文意:将课下注释搬入课文中,并读写落实。三、请尝试将文言现象分类整理。重点实词、虚词:写出原句,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分别不少于5个):词类活用:写出原句,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古今异义:写出原句并解释四、文章层次了解: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5中学级高一语文必修4导学案NO.编制人:备课组长签字: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评价: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

5、、奢靡。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第4段:讽谏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辙。探究案探究点一:文本内容分段研究。1、阅读第一段根据提示用文中语句填空  阿房宫建造历史背景:(  )  阿房宫面积之大地域之广:( )阿房宫楼阁之高:(       )  阿房宫楼台之多:(      )  人们进入阿房宫内部的感受:(  )  作者描写阿房宫运用了:( )手法 概括第一段内容  :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  a细写阿房宫的:(   )  b

6、用一两个词概括阿房宫的特点:( )  2.阅读第二段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这一节运用了()手法极显宫女之(  ),宫廷生活之( )。3.阅读第三段“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问:用连贯的()句式,用()手法;  展现了秦王朝()  同时也指明秦灭亡的原因。  4.阅

7、读第四段“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问:作者设计了两个()兼论六国和秦的灭亡,共同原因:() 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㈠句中四处“后人”之所指是:()  这句话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  借古讽今,历史教训,警示后人,讽谏统治者.  探究点二:文章内容概括分析。1、课文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2、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起什么作用?探究点三:分析文章写作的语言特点。1、结合文章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5中学级高一语文必修4导学案NO.编制人:备课

8、组长签字:包科领导签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