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oc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oc

ID:12425269

大小:207.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17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oc_第1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oc_第2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oc_第3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oc_第4页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基本要求:①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定义,它们的类型、病变特点、结局及临床病理联系②掌握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病理联系③了解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及临床表现二、知识点纲要血液循环障碍可分成A全身性:整个心血管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如心功能不全、休克等)。B局部性:包括:①局部血容量异常充血和缺血;②血管内异常物质形成和阻塞血栓形成和栓塞以及栓塞引起的梗死;③血管壁的通透性和完整性的改变出血和水肿。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必然有局部循环障碍,如心功能不全导致局部组织充血,而严重的局部循环障碍也将影响全身血液循环的

2、功能,如心肌梗死可导致心功能不全。一、充血局部组织、器官内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hyperemia),包括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类。(一)动脉性充血由于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组织、器官内的动脉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1.生理性充血:见于组织或器官为适应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而发生的充血,如饭后的胃肠道充血、肢体运动时的肌肉充血以及情绪激动时的“面红耳赤”等。2.病理性充血:包括:(1)炎性充血(2)减压后(贫血后)充血 (3)侧支性充血 病理意义:动脉性充血时,局部组织或器官体积可轻度增大,表面色泽鲜红(氧合血红蛋白含

3、量增高)。由于动脉血富含氧和营养物质,对改善局部代谢,增强功能状态有积极的意义,炎症性充血时有液体和炎症细胞的渗出,在炎症防御反应中有积极作用。但严重脑充血可引起头痛,管壁已有病变的动脉发生充血则可能引起破裂出血。(二)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组织或器官内含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venoushyperemia),简称淤血(congestion)。静脉淤血均为病理性,以全身性慢性淤血最常见,也最重要。1.原因(1)静脉受压 (2)静脉腔阻塞 (3)静脉神经调节麻痹见于烧伤、冻伤。(4)心力衰竭2.病理变化及其

4、后果淤血器官肿胀、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表面呈暗红色或紫蓝色。镜下见淤血组织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有时伴有水肿。淤血的后果如图所示:慢性淤血静脉压升高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血管基膜变性33内皮间隙增大实质细胞萎间质网状纤维血管壁通淤血性水肿缩、变性、塌陷,胶原纤透性增高淤血性出血坏死维增生组织、器官硬化3.重要脏器淤血举例。(1)肺淤血 急性肺淤血多因急性左心衰竭所致。肺组织饱满肿胀,肺切面色泽暗红并有水肿液流出。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高度扩张淤血,呈串珠状向肺泡腔内突出。肺泡腔中有较多漏出的水肿液少量红细胞和气泡,随着病变的进展,可

5、有一些巨噬细胞浸润并吞噬红细胞,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此时称为“心力衰竭细胞”(heartfailurecell),长期的心力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泡壁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使肺组织变硬并呈棕黄色,故称之为肺的褐色硬化。(2)肝淤血 肝淤血多因右心衰竭所致。肝小叶中央静脉和邻近血窦扩张、淤血,严重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区肝细胞受压萎缩,甚至坏死。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淤血仍明显,小叶外围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肉眼见肝脏体积肿大,包膜紧张,切面肝小叶结构清楚,小叶中央淤血区呈暗红色,周边区因肝

6、细胞脂肪变性呈黄色,红黄相间,形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条纹,状如摈榔的切面,称为“槟榔肝”(nutmegliver)。晚期,由于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索带自小叶中央向周围伸展,肝脏质地变硬;表面隐约可见细小颗粒,称为“淤血性肝硬化”(心脏性肝纤维化)。(三)出 血血液自心血管系统外逸,称为出血(hemorrhage)。逸出的血液进入组织和器官或体腔成为内出血,流出体外成为外出血。发生在皮肤、粘膜和浆膜面小而广泛的出血称瘀点,较大的出血斑块称瘀斑。若出血较多,局部形成肿块称血肿,若血液积聚于体腔内称为体腔积血。1.出血的类型出血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

7、  (1)破裂性出血 因管壁破裂而引起的。除机械损伤(如刀伤、枪伤)外,某些局部组织病变如结核性空洞、溃疡或肿瘤等也可侵蚀破坏血管壁。由于血管壁本身的病变,也会引起破裂性出血(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静脉曲张、心肌梗死及室壁瘤导致的心脏与动脉破裂)。(2)漏出性出血 血液在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后静脉处因其通透性增加而漏出于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在显微镜下,上述血管仍维持其完整性,但电镜观察可发现其内皮细胞间隙增大。2.出血的原因:(A)血管壁受损(B)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C)凝血功能障碍3.病理改变33新鲜的出血为红色,以后随红细胞降解形成

8、含铁血黄素而转为棕黄色。镜下,出血部位组织的血管外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部分巨噬细胞胞浆内可见被吞噬的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