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ID:12385901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_第1页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_第2页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_第3页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上的街市》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黄山实验初中杨文学第一部分:文本解读《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志士仁人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一过,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诗人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现状,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而又对理想的实现有些许迷茫。在这种对中国未来充满美好憧憬而面对黑暗的现实,又满怀迷茫

2、之中,郭沫若凝望星空,写下了这首诗。第一节,诗人由现实生活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这是由实到虚的联想,联想的交点是“街灯”与“明星”。地上灯,天上星,都是点状的发光体,它们的类似之处,成了诗人进行联想并发挥想象的基础。这一节诗句工整,比喻很有特色,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而“天上”一词写出了美好境界的遥不可及,在诗歌的一开篇,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就已经呈现了。第二节,诗人由明星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街市上陈列的物品和街市的繁华、美丽。而

3、“缥缈”一词有点明了这一切的虚幻,是不存在的事物。这个词让诗人的心境暴露无余。天上是那样繁华而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美好幸福。这里诗人连用两个“定然”,似表达一种绝对肯定的语气,而其实是他在不断地想要说服自己天上的街市是存在的,他希望是这样的,但残酷的现实又使他难以相信,于是他只能靠喋喋不休的反复强调来证明。而这证明恰恰暴露了诗人内心的不坚定。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情绪。第三、四节,诗人由天上的街市联想到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这是全诗的重点。在这一节中诗人一反传统的说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故事。在诗人的想象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在浅浅的天河中

4、,骑着牛儿自由自在地来往。4通过对天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星空在幻想的境界中表现得美丽、和谐,用以寄托自己对丑恶现实的不满、愤慨和对美好理想的渴慕、追求,还隐含着对祖国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不但思想内容深刻,还加以单纯而又灵活精巧的结构布局、别开生面的想象和联想。因此,幻想的世界既别致新颖,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读来真切、感人。学习这首诗要引领学生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对祖国的炽热情感;学习联想和想象等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感悟现代诗的语言美、结构美、情感美。第二部分教学设计【目标要求】1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3、体会诗人的内心感受,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入在黑板上画一行点,要由大到小。问学生:“看到这些点,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畅所欲言)你们的想象很丰富。看来,你们已经具备了做诗人一个条件。浪漫的诗人往往会借助种种想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写得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天上的街市》。(板书课题和作者)2、作者简介。先让学生说,然后老师补充。(郭沫若,原名

6、郭开贞,四川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2、点一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点评,从而明确重音、停顿以及字的读音。3、学生齐读。4、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天上的街市有什么?(听读完学生回答,老师边板书)三、深入研读(一)赏析第二——四节41、分析主旨,体会情感(1)你觉得是人所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那里的人生活得怎样?(学生回答,老师引导、补充,最后明确:天上的街市是美丽的,人们的生活是自由的、富有的、幸福的。)(2)你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吗?(让学生讲传说中的故事,学生讲

7、不到的地方老师补充)(3)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的写作意图:天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如果学生需要,可适当介绍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