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齐努力 共建高效数学课堂

师生齐努力 共建高效数学课堂

ID:1193266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师生齐努力 共建高效数学课堂_第1页
师生齐努力 共建高效数学课堂_第2页
师生齐努力 共建高效数学课堂_第3页
师生齐努力 共建高效数学课堂_第4页
师生齐努力 共建高效数学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生齐努力 共建高效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师生齐努力共建高效数学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045-02一、转换师生角色——教师当导演,学生做演员首先,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既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又要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教师所做的备课、教学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

2、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教师还应认识到,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应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数学,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应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应当好导演,学生做好演员。二、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5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中学数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产生对数学的

3、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创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实践,去动手操作,去观察分析,去合作交流,去发现和创造。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课标精神,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对教材的亦步亦趋,教师要力争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提高教学的开放性、探索性,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有效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四、合理应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赋予教育以新的生命,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

4、,它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它在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语言的丰富、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要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五、课堂教学实施的着力点5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感受到思维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重视整体与个别教学,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2)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3)强化应用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尤其是数

5、学思想方法、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的成就感与优越感。2.优化教学模式。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呢?教师首先要优化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教学模式能很好地体现上述理念:(1)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形成学习与交往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支持与扩充,学会求助和帮助建议及接纳等方面进行指导。(3)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5。有部分老师把探究性学习理解成单位探究如

6、何解决问题的教学是不够全面的。实际上探究性学习应该包括发现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反思等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应用数学的过程。3.优化教学环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如何策划合理的教学程序,创设最佳氛围,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升华呢?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尤为重要:(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来挑战学生的智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六、在课堂小结中设问,有助于课后的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如果教师直接小结,哪怕“字字珠玑”,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

7、淡”。因此,小结时教师精心设问,有助于学生主动认清所学知识的本质,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更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例如,在小结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设置一些悬念,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探讨。有时,前后两节知识内容联系紧密,为了下节课的教学,可提出一些与后一节课有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似乎是熟悉的,能解决的,但又不太清楚,不能立即解决,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另外,也可以在小结时,将问题引向深入,有助于优生课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