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论文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论文

ID:11927965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论文_第1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论文_第2页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挖掘古诗的音乐美,实现高效课堂摘要:四年级上册一共有五首古诗。《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两首宋朝七言绝句在写景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唐朝七言绝句诗在写景中送别了友人。《过故人庄》这首五言律诗体现出村庄的美景,无论内容还是诗的韵,都体现出音乐之美。通过让学生圈出诗中的景物,让其充分阅读,反复吟诵,体会诗中的音乐美。关键词: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美一、了解押韵,抓住韵脚读顺、读懂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律美。韵是古典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谓韵,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

2、母。凡是同韵部的字都可以押韵,也就是把同韵的几个字都放在句尾,所以也叫“韵脚”,一首诗里都用一个韵部的韵脚,就叫“押韵”。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在朗读的时候对韵脚就要恰当的重读,非韵脚的音要读得轻一点,而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音韵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所以说,古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应该铿锵有声,自然而然的读出音乐感,让人能够感觉到悦耳顺畅的音韵之美!如《游山西村》中,“腊酒浑”中的“浑”,“足鸡豚”中的“豚”,“又一村”中的“村

3、”,再如《过故人庄》这首律诗的每句最后一字“家”“斜”“麻”“花”都有押韵,都用到了韵脚。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自读诗歌,留心观察,自己发现并且总结最后一个字的发音特点,从而讲解韵脚的意思,结合诗歌加深体会,通过自读自悟,在领悟诗歌的意思上读出诗歌的韵律美。教师指导通过自读、教师师范读、同桌之间互读检查等阅读策略让学生把诗歌读顺读懂,让其在阅读中体会诗的大概字面意思,但不需要每一句都把意思讲解,只需要在重点词句上解释,让其有自己的感受,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二、抓住音调,读出节奏美。诗人在诗歌中抒发情怀不是平板的

4、,而是波澜起伏的,这诉之于文字便成了诗歌的节奏。伟大的诗人郭沫若说:“大概先扬后抑的节奏,便沉静我们;先抑后扬的节奏,便鼓舞我们。”《论节奏》一文中指出:“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型,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要想读出诗的节奏感,就一定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在五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2-1-2”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都是七言绝句中,七言诗的诵读,通常是四顿读,“2-2-2-1”如“客舍/青青/柳色/新”;“莫笑/农家/腊

5、酒/浑”等;二是“2-2-1-2”“渭城/朝雨/浥/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三是“2-2-3”如“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后面的三个字往往构成一个较大的间歇,俗称“三字尾”,在实际的诵读中,收尾句的“三字尾”为了形成曲终音止的听觉,其音步常常一字一顿,读成“1/1/1”的节奏。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中,通过断句的方式,把诗句断开,注意停顿,读出诗歌一顿一扬的节奏。三、抓住平仄高低音调交替的特点,读出抑扬顿挫的效果,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节奏和韵脚之外,诵读格律诗还应注意平仄。平仄是指声

6、调的抑扬,平即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入声在普通话里已不复存在,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古人写诗,对平仄要求相当严格。有本句交替、对句对立、上下相黏之说。即一句之内平仄交替,一联之内上句和下句平仄相对,两联之间上联下句和下联上句平仄一致。利用诗歌的韵律组织学生有效朗读。举个例子,《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音乐美主要体现在是平仄格式的选用。本诗采用仄起平收式,即首句第一音节为仄声,结句最后一个音节为平声。前二句皆为仄起平收,第三句为仄起仄收,结句为平起平收。最后两句抒情之句,酒

7、宴近尾声,送别人终要开口说话,说什么,声高低,情何寄,一时激动,高音“劝”字脱口而出,想一想并非生离死别何须激动忘情,缓一缓叙平声“君”,如此一激一顿,不免离愁别绪又上心头,再高声“更尽”,情到浓处语无力,“一杯酒”声已咽,情更真。诗中韵律错落有致,出示渭城的明朗之景和安西的荒凉之景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在景色的强烈对比中上升对元二的前途的担心,尝试体会作者对友人既不舍又担忧的心情。教师指导让其在这种忐忑、不舍又不得不分别的感情体会中通过集体朗读、个别朗读等方式体会诗歌感情。读出凄凄离别之意。四、利用对仗的词语,

8、体会诗歌回环往复的音色 格律诗除讲究平仄外,还讲究对仗。对仗就是结构相同、词性相同、词义相对的上句和下句组成对偶句,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诵读这样的对偶句,应注意上下句的重音、节拍都要上下成对,以形成整齐优美、和谐悦耳的效果。更进一步借助该诗的音乐背景结合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最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被人们改编成歌曲《阳关三叠》,并被人们广泛传诵,成为千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