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

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

ID:11899168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4

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_第1页
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_第2页
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_第3页
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_第4页
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2011年5月28日生市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点拨文,顾君生本教育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神奇广大的空间.他们在课堂上胆子大了,说话声音响了,发表意见时常常滔滔不绝,展示自己的热情空前高涨.孩子们走到了台前,老师们退居幕后.但随即而来也出现了一些极端:因为生本教育强调以生为本,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老师仿佛被束缚住了手脚一样,不敢精讲点拨,害怕”牵着学生走”.我认为,生本的课堂的确需要突出学生,激扬

2、生命,但更需要教师的精讲点拨,当讲则讲.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自己的思考研究,但同样离不开老师的精讲点拨,作为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规范认识,提升思维,形成构建,抽象概括.由此可见,教师的精讲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精讲”是指精选讲授内容,即精讲课文的重点,学生不能突破的难点,理解思考时的疑点,知识的内在联系点;精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另外,精选教学方法,即通过备课——备透教材,备透学生,也备透自己,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讲”的功效.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

3、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拔疑难,排故障.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一,适时点拨.导在学生疑难处教师的点拨是为学生服务的,什么时候点拨?怎样点拨?往往要捕捉时机,适时引领.在生本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观察,思考,探究,多思深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收获,体味成功的喜悦.教师在一边细

4、细聆听,在关键处和疑难处加以点拨指导,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初步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二,多向联系.导在学生狭隘处语文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教材,学教材,很容易导致学生成为井底之蛙.因此,我们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不能满足于学生有限的所知,而应引导学生学会多向联系,博闻强识.比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有学生提出质疑:诸葛亮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刘备诚心诚意的三次邀请呢?课文中关于诸葛亮的描写很少,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易中天的《品三国》,从中了解到刘备前两次去请诸葛亮,虽然没见着诸葛亮,但却听到了樵夫唱的歌,见到了他的弟弟诸葛均,他的朋友和岳丈.刘备心想,诸葛亮身边的人个

5、个超凡脱俗,他本人肯定更加了不得了,之前还有名士司马徽的推荐,说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八百年之张子房.”徐庶也说他与风雏先生齐名,被称为”卧龙先生”,胸怀天下160盘跚的刘备能不心动吗?有的同学还联系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巧借东风”“七擒七纵孟获”等着名故事来证明:诸葛亮的确是个旷世奇才,值得刘备屈尊降贵三次邀请!甚至有同学说,这样的人才再多请几次也值得!又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讲到母爱的伟大,很多孩子一向养尊处优,不了解母亲的含辛茹苦.于是,我布置学生到生活中去采访自己的妈妈,外婆和奶奶,了解作为母亲拉扯儿女,养家糊口的艰辛.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读《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母

6、亲》和赞美母亲的名言.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交流的生活事例个个生动鲜活,感人肺腑.三,学法引领,导在学生肤浅处课文的关键点,是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中心之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教学时,能在关键之处进行点拨,就能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感受母爱的伟大无私是课文的一处重点.小组交流展示时,同学们抓住”手里拉着”“背上背着”“肩上再挑”“翻山越岭”“年复一年”“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_『,但是逢有重担,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等关键语句,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母亲的坚

7、毅顽强和伟大无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样的理解显然只停留在教材的表层,还不够深入.在小组汇报之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1.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有谁想来读读这段话?一开始学生读得并不好,总觉得同学们把一百多斤重的担子读得轻飘飘的.2币:同学们,当我们读”重担”这个词的时候,它仅仅指那一百多斤重的担子吗?母亲肩上挑的到底是什么?请你们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思考.透过字面展开想象,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好好地体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