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82607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4
《聂建玲一年级上册比多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比多少备课教师:聂建玲修改教师:教学内容比多少课时安排1教材分析本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事物大小的认识程度,通过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一一对应的分法。通过学生观察学会比较大小,认识“<”,“>”,“=”。最后开展各种练习,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具体事物多少的知识基础,这里可以先让学观察说说谁多谁少还是同样多,帮助学生产生摆一摆,排一排的愿望,引发学习需求。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认识“<”,“>”,“=”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
2、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1、出示课本情境图:小猴子分水果师:今天,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我们看看有几只猴子?它们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几多少?(学生看图回答问题)(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2)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
3、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3)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学生观察主题图,寻找问题。设疑激趣,让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核心过程推进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1)、独立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大小。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2)、小组交流。2、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3)、认识“=”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
4、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出示3=3读作:3等于3 等号(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学生讨论,汇报学生讨论分析亲自动分,体会一一对应的方法借助小猴子分水果的场景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3、认识“>”、“<”(猴和香蕉比、猴和梨比......)(1)认识“>”。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②引出大于号。师:3比
5、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③这个式子3>2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2)认识小于号。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师: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
6、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4(3小于4)。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4.区分“>”、“<”和“=”。5.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①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②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拓展延伸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练习使用“<”“>”书本P17练习(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